垃圾场内的有害气体,年内将成为新能源。4月17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大彭镇雁群生活垃圾处理场的垃圾填埋气体发电项目进行了沼气稳定性测试。按照进度,年内将有2台燃气发电机组投入运行,每年近1500万千瓦时的发电量至少可满足1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当天的测试数据表明,沼气流量稳定,可顺利进入气量提升阶段。照此进度,该项目一期工程将在年底前建成并投入运行。到2010年上半年,二期项目的燃气发电机组也有望投入运行。
雁群生活垃圾处理场是徐州唯一一座生活垃圾处理厂,日均接受垃圾1000吨,处理垃圾的方式为填埋。填埋垃圾除易造成污染外,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废气,引发“温室效应”。为充分利用垃圾资源、缓解垃圾处理的压力,该市于去年初和英国辛迪克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填埋气体发电项目,运用高科技手段将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进行发电,以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不久之后,长年弥漫在雁群垃圾场内的有害气体,不仅将成为新电源,还可为附近居民提供热源。
该项目负责人何卫东表示,在我国鼓励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垃圾填埋气体发电不仅能解决垃圾处理难题,还能保护环境,更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结合。待其正式发电后,将会并入国家电网,市民就可用上用垃圾发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