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会议快报-协会>湖泊—流域水环境遥感高层论坛在南京地理与湖泊所举行

湖泊—流域水环境遥感高层论坛在南京地理与湖泊所举行

发布时间:2010-04-02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会议快报-协会 人浏览
关键字:

遥感 水环境

导  读:

    3月27日,“湖泊—流域水环境遥感高层论坛”在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主办,国家遥感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水文地理专业委员会等协办。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潘德炉院士、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张国成研究员、科技部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金奕名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国土遥感处处长黄铁青研究员和生态环境处处长庄绪亮研究员以及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专家组组长周成虎研究员与部分成员、国家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民用应用组组长顾行发研究员与部分成员等40余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

    所长杨桂山主持开幕式并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他首先欢迎遥感领域相关科学家齐聚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参加这次论坛,他认为本次论坛不仅对推动南京地湖所湖泊-流域水环境遥感学科领域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而且也将对我国水环境遥感研究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衷心感谢各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随后,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张国成研究员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形势和水环境现状,指出了水环境遥感的重要性,建议我国遥感界应大力加强水环境遥感研究。中科院资环局国土遥感处处长黄铁青研究员回顾了中国科学院在遥感科学研究方面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表示愿意进一步加强同各部门、各地方的紧密合作,共同促进我国水环境遥感的研究和应用,希望通过本次研讨,凝练出重大科学目标,提出未来的主攻方向,作为有关部门立项决策的依据。

大会会场

     开幕式上,论坛学术指导徐冠华院士和潘德炉院士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并为我所“湖泊—流域数据集成与模拟中心”揭牌。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顾行发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李京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宫辉力教授、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王桥研究员、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李忠平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张源智教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李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马荣华研究员和张运林研究员等分别就湖泊水环境遥感与生态过程定量监测、流域水文遥感与多源数据同化、全球气候变化水环境区域响应遥感等议题作了精彩报告,并从不同的视角谈了水环境遥感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徐冠华院士在主旨演讲中,系统总结了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对的知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三大新的特征,以此为基础,对包括遥感科学在内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出了三点意见和建议:一是中国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在关注国内区域性问题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关注全球性的问题,要具有全球视野;二是应特别关注多学科交叉对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三是更多地关注定量化研究,同时注重模拟手段的研究和使用。潘德炉院士的演讲着重湖泊遥感的关键技术和问题,认为湖泊水体遥感存应该在非光学生化参数的遥感机理、区域环境影响湖泊的驱动机制、湖泊环境对区域性环境变化的响应等方面加强研究。

  徐冠华院士发表主旨演讲

  潘德炉院士发表主旨演讲

    与会的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施建成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李增元研究员、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李满春教授、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居为民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闾国年教授、江西师范大学陈晓玲教授等在上下午的集中讨论阶段也就湖泊水环境遥感的关键科学问题、未来发展方向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本次论坛的集中研讨将为我国湖泊—流域水环境遥感的研究指明了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所长杨桂山主持会议

    在开幕式上揭牌的“湖泊—流域数据集成与模拟中心”(以下简称数据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创新工程支持的、我国唯一的一个以湖泊—流域系统为单元,为湖泊—流域科学研究和决策支持提供数据服务与专业分析的综合性大型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研究所的下属支撑部门,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下属支撑单元/实验室,研究所的数据信息对外交流与合作窗口。数据中心是所级公益性数据共享平台,也是科学院及国家有关部委共享数据库的节点单位。数据中心建设有湖泊—流域数据共享平台、湖泊科普网站、湖泊科学专业数据库以及湖泊水环境监测与预测预警平台。数据中心将以现代空间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所内外湖泊科学与地理科学数据的集成与再加工,创建湖泊—流域研究的时空数据平台和数值模拟平台,形成国内一流的湖泊—流域科学数值研究环境,促进数据共享,为国家湖泊—流域系统科学的知识创新与学科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在满足研究所发展需求的同时,满足国家对湖泊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信息的迫切需求,全面支持资源环境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徐冠华院士和潘德炉院士为“湖泊—流域数据集成与模拟中心”揭牌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paqn.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中国铁道学会2010年会在北京举行

下一篇:新器件及封装创新团队国际研讨会召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遥感 水环境
  • 2011激光雷达遥感学术交流会在对地观测中心召开

    全国激光雷达对地观测高级学术研讨会,对地观测中心组织本次小型激光雷达领域研讨会,促进了交流与合作,对于推进激光雷达遥感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第五届海峡两岸遥感/遥测会议在哈尔滨开幕

    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台湾中央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黑龙江省气象局承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遥感/遥测会议”在“冰城”哈尔滨开幕。

  • 第35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成功召开

      4月10日至15日,第34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ISRSE)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闭幕式上,国际环境遥感委员会(ICORSE)正式宣布,第35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由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办,将于2013年4月22日—26日在北京举行。这是该国际知名系列会议举办近50年来首次由中国承办。   国际环境遥感大会(ISRSE)

  • 全国首个星陆双基遥感农田信息协同反演技术试验基地在鹤壁建立

    近日,全国首个星陆双基遥感农田信息协同反演技术试验基地在鹤壁市建立。据河南省通信部门相关专家评价,该技术项目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 中国湿地遥感制图高峰论坛召开

       4月21日,由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中国湿地遥感制图高峰论坛暨全国湿地遥感制图评审会”在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召开。会议由刘兴土院士主持,来自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厦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遥

  • 遥感技术 抗震救灾的“火线干将”

      “要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四川汶川7.8级强烈地震后的实际损失情况,遥感应用技术派上了大用场。”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魏成阶如是说。   科技部下属的国家遥感中心,已于地震发生的当晚即为国家减灾委提供“北京1号”小卫星的存档影像,并部署实拍任务。汶川及其周边地区震前震后的影像对比,将为灾区抗震救灾决策

  • 国产遥感技术遥遥领先

        2004年12月,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出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让各地正在进行数字化建设的政府部门大吃一惊:该中心只花了2000万元就做出了国外需要花2个亿才能做出的航空遥感数字测绘相机。    买一台国外的单镜头航空遥感数字测绘相机需要300美

  • 中国将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

        中国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张国成27日在厦门说,中国将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      张国成在中欧遥感领域合作“龙计划”项目启动会暨研讨会上介绍说,该体系包括气象卫星系列、资源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和环境与灾害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