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中广核掌握新技术提升核电建设国产化水平

中广核掌握新技术提升核电建设国产化水平

发布时间:2012-05-04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核电站 反应堆 主管道自动焊接

导  读:

日前,位于广东的阳江核电站项目1号机组主管道顺利完成自动焊接,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核电站主管道窄间隙自动焊技术在国内核电项目的一次成功实施。

日前,位于广东的阳江核电站项目1号机组主管道顺利完成自动焊接,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核电站主管道窄间隙自动焊技术在国内核电项目的一次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核电企业已经掌握了核电站主管道自动焊接技术,为中国未来掌握三代核电技术奠定了基石。

 

负责焊接项目的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关键路径上实际焊接的工期为88天,焊接合格率100%。

 

由于主管道位于反应堆的核心,是连接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主泵和蒸发器等主要设备的大厚壁承压管道,因而被称为核电站的“主动脉”,承担着核安全保护屏障的重要功能。此前,在中国核电站的建造过程中,主管道的焊接方法长期采用传统、简单而繁重的手工电弧焊工艺,工期长且合格率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从2008年开始,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了自动焊工艺开发小组开始独立摸索和尝试,最终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管道自动焊工艺的开发。2011年以来,该技术已经陆续在宁德、红沿河、阳江等地核电站建设中并获得成功。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束国刚介绍说,主管道窄间隙自动焊技术应用于核电站的建设不但能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改善现场工作环境,缩短核电建造周期、提高焊接质量,还能全面应用于在役核电站蒸发器更换过程中的主管道焊接,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维修人员辐射剂量和保障安全;同时也为将来三代AP1000及EPR堆型核电站主管道自动焊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体现了技术创新的强大生命力。

 

他说:“主管道自动焊工艺在现场的成功实施,有效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显著提升了核电建设国产化水平。”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q522.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空间关节型机器人在江苏诞生

下一篇:发电企业环保改造缓慢 恐影响电力供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核电站 反应堆 主管道自动焊接
  • 日企或因成本猛增 “冻结”对英核电出口合作项目

    日立与英国政府原计划在英国的安格尔西岛建造两座核电站,2020年上半年开始运行。后来,该项目设计方案增加了安全措施,致使成本从2万亿日元猛增至3亿日元。日立今年7月曾估算,如果最终退出该项目,损失最多可能高达2700亿日元。

  • 中科院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套核电应急机器人

    记者19日从中科院成都光电技术研究所获悉,由陆地、水下等4台应急机器人为一组的国内首套核电应急机器人已在该所研制成功,并于去年11月底交付大亚湾核电站。超强核辐射环境是人类的禁区,对普通的工程机器人同样如此。

  • 常规岛整体三维数字模型建成 大亚湾核电正式跨入“工业4.0”时代

    继反应堆厂房数字化建设工作完成后,广核研究院在近日又完成了大亚湾核电站常规岛厂房的三维数字化建设工作,这标志着“核电站重大设备更换仿真平台”的建设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 华北工控微力量力助核电大安全

    华北工控,作为业内一线工控机品牌,以其雄厚的研发实力及极致的产品品质,为核电站环境辐射监测提供过嵌入式计算机硬件方面的解决方案。

  • 福岛核电站将采用蝎形机器人调查安全壳内部

    日本“国际反应堆报废研究开发机构”(IRID)和东芝公司30日向媒体展示了用来调查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反应堆安全壳内部的机器人。其外形酷似蝎子,头部和尾部装有摄像头。熔化燃料的取出作业是反应堆报废进程中的最大难题。该机器人将对安全壳内是否存在障碍物以及损伤状况、温度及辐射量等进行调查,从而为取出做好准备。

  • 韩国核电站发现恶意软件连接到控制系统

    韩国核电站发现恶意软件连接到控制系统。韩国核电站工作人员在例行巡视过程当中发现,一台感染有恶意软件的设备连接到控制核反应堆的空气间隙系统。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恶意软件在系统当中复制传播,而且也没有迹象表明该恶意软件会对核反应堆系统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就核电站数字安全本身来说,核电站系统断离互联网,

  • Xerafy RFID标签帮助法国核电站实现自动化集装箱追踪

    位于法国费瑟南的SPIE核电站的分公司SPIE DEN采用Xerafy无源超高频RFID标签来自动化追踪核电站工厂内得所有集装箱。该项目选择了Xerafy的拳头产品Micro XII金属标签,这是一款读写距离长达10米的超高强度标签,Micro XII被永久安装在用来存储和运输原材料及设备的集装箱上,项目已经于2014年第三季度部署完毕,这样的应用

  • 核电站机器人进行远程操作训练

    在位于新泻县的柏崎刈羽核电站举行了一次机器人远程操作训练,以便在事故发生后可以在高放射线量的区域内完成作业。此次共有350余名东京电力公司的社员参加柏崎刈羽核电站的训练。训练时模拟地震震度超过6级,7个原子炉全部断电的情形。

  • 日立研发出新型机器人 可调查反应堆内部情况

    日立制作所10日向媒体展示了两款可用于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处理工作的新型机器人。“变形机器人”可在狭窄的管道中蛇行,为取出熔化后掉落的反应堆核燃料进行调查;“游泳型机器人”则可在核污水中自由移动。

  • 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主管道实现国产化

    25日从中船重工集团公司获悉,该集团所属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承制的三门核电1号机组反应堆主冷却剂管道首批交货。

  • 我国首个旋转屏蔽塞轴承研制成功

         辽宁通用机械集团生产的直径3.3米的旋转屏蔽塞轴承,顺利通过了外观尺寸、清洁度、超声探测、静态检测等5 项检测,已于近日启运,将被安装在中国第一个“快中子反应堆”中。     作为国家863计划中能源领域最大的一项,“快中子反应堆”研制成功后,将应用于发电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