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工业4.0能在中小企业落地吗

工业4.0能在中小企业落地吗

发布时间:2015-01-27 来源:互联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中小企业 工业4.0

导  读:

根据我对德国的肤浅了解,德国之所以工业发达,创新活跃,并不是因为德国有像西门子这样的跨国超大企业,而是在各行各业中有着一批实干又有进取心的中小企业,正是他们撑起了工业4.0的大半边天。请看最早出现的体现工业4.0的示范实验项目,都是可以直接用于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灵活,调头快,更适合于向工业4.0方向努力,又结合实际的现状和需求,落地更快更干脆。

  这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多样性的时代,新模式、新理念、新技术层出不穷。这个时代为我们创造了更多可能,但也让我们年青一代更容易盲目、浮躁、急功近利。非常荣幸邀请到来自情报、技术和产业界的三位资深老专家在易能立方平台开设专栏,畅谈工业及其相关领域“三两事”。

  工业3+2栏目专家成员:

  原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副所长缪其浩老师

  PLCopen中国组织名誉主席彭瑜老师

  原上海二纺机副总工程师周锦碚老师

  PLCopen中国组织名誉主席彭瑜老师评价:根据我对德国的肤浅了解,德国之所以工业发达,创新活跃,并不是因为德国有像西门子这样的跨国超大企业,而是在各行各业中有着一批实干又有进取心的中小企业,正是他们撑起了工业4.0的大半边天。请看最早出现的体现工业4.0的示范实验项目,都是可以直接用于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灵活,调头快,更适合于向工业4.0方向努力,又结合实际的现状和需求,落地更快更干脆。我在几年前就向科技自动化联盟提出智慧工厂1.0要以中小企业为对象,也是基于我对德国中小企业的认识,才有此建议的。大企业必须更深思熟虑,规划得更周全,起步慢些但后劲更足。

  近20年来,我在中国最现代化的钢铁企业从事技术创新工作,深知创新的艰辛、可以想见工业4.0落地之难。在德国工业4.0的设想中,这场技术革命是由大企业带动的。我也认为,工业4.0应该首先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离散制造型行业中落地。然而,最近一次亲身的体验,却让我对这个观点产生了怀疑。

  因为一个特殊的机缘,我了解到,中部地区的一家中小型企业致力于建立工业4.0时代的样板。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感觉是老板被人忽悠了。然而,听老板开口说话,却让我感觉他是个头脑非常清晰的人:他怎么可能会被忽悠了呢?于是,我带着疑问走进了这家企业,亲眼看一看。

  这是一家正在调试、马上就要开工的小型流程型企业。在工厂中,职工以设备维护和工艺管理为主。车间里基本上没有操作工。正常情况下也不要任何操作,近乎无人企业。更让我奇怪的是:车间没有中控室,连监控生产的人都没有。如此先进的设计,完全颠覆了我对中国中小企业的看法。

  我最大的疑问来自对质量的忧虑: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做到质量稳定呢?我从几个侧面询问了老总。给我的感觉却是:质量问题似乎真的不太是问题。虽然听了老总的解释,我仍有些将信将疑:质量问题怎么可能不是问题呢?钢铁企业如此成熟,尚有那么多质量问题,一个相对较新的行业怎么能没有质量问题呢?于是,我带着疑问离开了这家企业。

  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感觉悟到了一点什么。钢铁企业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呢?恰恰是因为它太成熟了。钢铁是人类应用最广泛的基础原材料,成本和环境的压力巨大、毛利率很低,只能追求极致的生产效率和能耗,以至于工艺参数被压缩到近乎极限。这时,稍微不慎就可能出现质量问题。

  然而,在新兴行业则不然。工艺参数往往放得宽松一些,从而使得这些参数对质量不在敏感。我设想: 假如一个搅拌工序平均需要30分钟,在钢铁行业的标准可能就是35分钟,而新兴行业则可搅拌一个小时;假如一个加热工序需要1个小时,钢铁行业的标准或许是70分钟,而新兴行业则可能是2个小时。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这样一来,外部干扰可能引起钢铁产品的质量问题,却不一定在新兴各行业引起质量问题。由于新兴行业的产品毛利率高、竞争力更多体现在产品本身,完全有可能可以支撑这种生产模式。

  事实上,在技术哲学领域,技术创新往往是从产品创新逐步走向工艺创新的。也就是说,生产技术的主要矛盾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化的。首先是把产品生产出来,然后逐步优化生产工艺。即便钢铁行业本身也是这样: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吨钢耗能、耗水都是现在的3、4倍。当时不合格的抱怨也少:原因是用户的要求低。

  于是,新兴产业的产品质量可能比钢铁行业更加稳定,从而有更好的条件推进智能化生产、实现无人工厂。这样,逻辑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由此可见,工业4.0、智能生产的技术完全有可能在中小企业首先落地。当然,这个案例的前提是新兴行业、以产品而非工艺为核心竞争力。曾经有朋友对我说:民营中小企业是中国制造业的希望所在。现在看来,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最后说点想法:凡是创新都会有风险。既要大胆尝试,又要细心策划。两者缺一不可。民营企业应该学习一些创新的方法和工具,尤其是结构化思维和FMEA,以便于在创新中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tm3cet9pqh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2014年我国制造业同比增长9.4%

下一篇:进击的阿尔法机器人 优必选欲掘金欧洲市场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中小企业 工业4.0
  • 会后报道 | 世界级制造WCM与工业4.0创新大会暨颁奖盛典新闻动态

    在国际局势波动不断的大背景下,全球供应链重构愈发剧烈,中国制造企业正面临深刻挑战与重塑机遇。关税壁垒推高成本,出口通道受限,制造企业亟需寻找更具韧性与效率的运营之道。在这样的环境下,世界级制造(WCM)与工业4.0成为众多企业破局突围的重要抓手。物流,智能制造,EMS,

  • 凯睿德制造深圳新办公室乔迁启幕 深化工业4.0战略布局

    5月22日,全球领先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供应商凯睿德制造在深圳市宝安区新湖路壹方商业中心举行新办公室乔迁仪式。新址的启用标志着凯睿德制造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迈入全新阶段,彰显了其对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坚定信心和持续投入。凯睿德制造创始人兼CEO Francisco Almada Lobo亲临现场并致辞,与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

  • 十万个“魏”什么 | 现场接线——现代工业网络的鹊桥,让创新与效率并行

    当今时代,工业4.0和系统互联日益重要,现场接线对于满足行业向数字化和自动化转型的需求尤为关键。它是在复杂工业环境中实现高效管理、灵活应变和长期可靠的基础。随着模块化设计的不断普及,人们对于高标准、高效率的追求更加凸显了现场接线的重要性。

  • 十万个“魏”什么 | 现场接线——现代工业网络的鹊桥,让创新与效率并行

    当今时代,工业4.0和系统互联日益重要,现场接线对于满足行业向数字化和自动化转型的需求尤为关键。它是在复杂工业环境中实现高效管理、灵活应变和长期可靠的基础。随着模块化设计的不断普及,人们对于高标准、高效率的追求更加凸显了现场接线的重要性。

  • 魏德米勒新型单对以太网连接器

    魏德米勒作为行业先锋,在单对以太网发展中做了哪些积极努力和贡献,以及魏德米勒为此开发的新型单对以太网连接器——为物联网和工业4.0应用而生的理想工具。

  • 中国自研工业智能交互底座 闪耀2023新加坡工业博览会

    10月18日,亚太工业领域盛会2023新加坡工业博览会(ITAP)隆重开幕,新加坡作为辐射东南亚和海外其余地区的中枢,炽橙科技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打造数智引擎,驱动工业生产”的使命,以“赋能产业数字化最后一公里”为目标,助力传统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从而迈入工业4.0的大门。

  • 魏德米勒面向未来的SNAP IN鼠笼式联接技术

    随着工厂联接设备的数量逐渐增加,工厂规模无论大小都须顺应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工业4.0正在促使这一数字化的进程快速推进。时间就是金钱。在机柜建造中,安装工作必须更快地完成,与此同时,联接应可靠、安全且易于维护。魏德米勒创新的 SNAP IN 鼠笼式联接技术,很好的满足上述需求,并能够易如反掌地完成安装和维护工作

  • 海洲刀具的智能化实现之路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海洲刀具已被认定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中国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企业。在此过程中,希望ANCA能够继续研发和制造出更智能、更精准的刀具生产设备,助力刀具生产企业早日实现工业4.0。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