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自动化要闻>中国陷矫情怪圈:制造业“近之则亵远之则怨”

中国陷矫情怪圈:制造业“近之则亵远之则怨”

发布时间:2015-03-03 来源:老虎财经 类型:自动化要闻 人浏览
关键字:

制造业 人工成本

导  读:

正是因为我们的人工成本不断的上升,所以导致了制造业纷纷选择撤离。这是中国制造的错吗?是中国工人不该享受更高更好的生活待遇?显然都说不通,但问题就这么发生了。

  为什么我们不进步,为什么我们没有在最好的时候完成产业升级,依然苦逼苦的卖苦力,这事就要问问老板们,更要问问政策了。你的税收、金融、人才政策支持创新了吗?当一个国家十年创造的利益,全都流向了房地产的时候,当全国人民赚了点积累全都贷款买房子而不去扩大升级再生产的时候。我们真的该想一想,这一切都是自己zuo的。

  春节前夕,日本知名钟表企业西铁城在华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千余名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限期离厂。与此同时,微软则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和北京工厂,并加速将生产设备运往越南工厂。微软在东莞和北京两地的关厂,将总共裁员9000人。

  同时,有媒体列举其他一些知名外资企业,如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等均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优衣库、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歌乐、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则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

  另外一条消息显示,31个省的人均收入排行榜出炉,上海北京列前两位,分别是年收入4万7和4万3,制造业集中的浙江、广东、福建、天津也都在4万附近,即使是中原的河南,以及西部的甘肃都已经有年均收入2万4了。要知道这些地区可是包括很多农村,如果排除平均的因素,在制造业大省的城市里,年收入基本也得3万以上。换句话说招工如果没有2-3千是招不到工的。

  把两条新闻联合起来看,一忧一喜,但又相互联系。正是因为我们的人工成本不断的上升,所以导致了制造业纷纷选择撤离。这是中国制造的错吗?是中国工人不该享受更高更好的生活待遇?显然都说不通,但问题就这么发生了。

  之前我们便宜的劳动力,让中国制造以便宜的价格享誉世界,但现在成本上来了,再这么干就赔了,现在摆在企业家面前的就两个选择,第一就是不干了,第二就是上别的地方干去。比如一些造鞋的,为大品牌阿迪耐克代工的企业,已经逐渐从珠三角搬家了,要么去了河南、江西这些更穷的地方,要么干脆出国去了东南亚,什么越南、印度、缅甸、孟加拉国,这些地方如今成为了新的世界加工厂。人家老板们自然会算账,还比如做衣服的,在国内要花4000元雇一个工人,而在缅甸只需要600,印尼和越南大概一两千也够了。有数据统计,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中国制造成本节节攀升,目前东南亚已抢走中国30%的订单。

  这不单单是我们的宿命,美国也出现过类似情况,1976年每100双中有53双是在美国生产,而2006年只剩下1.5双,美国的制鞋业就这么安乐死了,而弄死他的,恰恰是咱们中国鞋厂,但现在轮回了,中国不断上升的人员成本,开始讲跟美国一样的故事。

  但是美国人后来讲了一个持续创新外加产业升级的故事,大量制造业输出到其他国家,并不影响美国的经济增长特别是收入。像苹果、谷歌、微软这样的高科技企业牢牢控制着制造业的风向标,而华尔街则更是通过金融的手段,让全世界为他打工,替他分担风险,再加上页岩油等新能源的开发,美国不但不是能源进口国,甚至开始输出了。

  听出差距来了吧!换个角度说,我们上学的时候可以考卖报纸、发小广告赚点零花钱,但当您到达一定高度,完成学业的时候,还是靠卖报纸发小广告赚钱就无药可救了,20多岁的时候您可以去应聘程序员,但50多岁了你说你还能写程序,基本上没什么人会相信你。为什么我们不进步,为什么我们没有在最好的时候完成产业升级,依然苦逼苦的卖苦力,这事就要问问老板们,更要问问政策了。你的税收、金融、人才政策支持创新了吗?当一个国家十年创造的利益,全都流向了房地产的时候,当全国人民赚了点积累全都贷款买房子而不去扩大升级再生产的时候。我们真的该想一想,这一切都是自己做的。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tmjcgl5dli5.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外资企业撤离中国情况大调查

下一篇:工业4.0或将成为两会焦点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制造业 人工成本
  • VisionChina北京 | 华北工控亮相机器视觉展:工业智控,助力产业繁荣

    6月19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VisionChina北京展(机器视觉助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大会)开幕,华北工控亮相C01展位,并全面展示在机器视觉领域的创新成果,洞察现代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机遇,以工控力量助力机器视觉产业繁荣,期待与您的携手共进!相机,

  • 欧姆龙课堂培训 | 国产设备出海必修课《安全系统搭建》日程发布

    随着中国制造业全球化进程加速,国产设备正以更高质量的姿态走向国际市场。出口设备需严格遵循目标国的安全标准,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全设备及系统(如安全光幕、安全控制器和安全网络)的规范搭建,不仅是保障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稳定运行的核心,更是满足相关出口安全标准、赢得海外市场的关键。

  • 数智破局·生态共生:重构全球制造新引擎 2025 WOD制造业数字化博览会即将在沪盛大启幕

    共探数智化未来,共创新质生产力。2025年6月17日—19日,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将迎来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盛会——WOD制造业数字化博览会。作为全球首个聚焦制造业数字化全场景的专业展会,本届展会以“数智破局·生态共生:重构全球制造新引擎”为主题智能化,西门子,

  • 首赴华南工博会,欧姆龙以"超越人的自动化" 创新力量加速制造业质效双升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加速向质效提升转型。华南地区作为全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其3C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等高端产业集群对精准控制技术、智能管理系统等先进自动化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旺盛,为工业自动化创新技术的深度应用开辟了广阔市场空间欧姆龙,

  • 第八届绿色工厂厂务大会圆满落幕

    2025年5月26日至28日,第八届绿色工厂厂务大会于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这场以“双碳”为主轴的行业盛会,汇聚了众多技术、政策专家与企业代表。作为绿色制造领域的标杆企业,台达成为大会焦点,不仅分享了ESG成功实践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更展示了全链路节能减碳解决方案,以前沿理念与系统性方案,为行业提供绿色转型的创

  • 华北工控PPC-3156QP:适用于电子零部件生产MES系统的工业级平板电脑

    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链协同的背景下,MES(制造执行)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3C电子、医药等行业生产制造的实时监控、过程优化和资源管理等场景。基于市场及用户需求,华北工控打造了MES系统专用工业平板电脑方案。比如PPC-3156QP,可以轻松部署在电子零部件生产现场。工业级平板电脑,

  • 报名 | 2025年广东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大会

    在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浪潮下,中国智能制造正面临历史性机遇与系统性变革。在AI爆发式突破,“双碳”目标工业体系向绿色低碳加速转型,“国产化替代”成为产业突围必由之路等趋势的推动下,一场关于“智造强国”的新引擎正蓄势待发。在此背景下,广东省自动化学会将联合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电机电器分会

  • 本周工业及科技领域报道(2025.5.26-5.30)

    本周,全球工业及科技领域亮点纷呈,从前沿技术突破到行业政策发布,从市场数据变化到企业合作动态,共同描绘出一幅充满活力的产业图景。机器人,制造业,智能,机器视觉,

  • 机器人时代来临,校企合作破解人才难题

    随着制造业的改造提升、人工成本迅速提高,中国正在迈入“机器人新时代”。然而,根据各大机器人公司提供的数据表明,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逐年增长,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培养却相对滞后。

  • 人工成本倒逼企业智能化转型

    人工成本在企业生产成本中比例的不断上升,逐渐倒逼餐饮企业转型升级,开始关注机器人产业。不同种类的机器人设备的出现,正在对包括餐饮、饮料生产在内的食品行业带来影响,对解决行业中人力成本不断升高的现状起到了积极作用。

  • 无人采煤作业节约人工成本525万

    经过四个月连续运转的陕西陕煤黄陵矿业公司1001综采工作面在全国首次实现地面远程监控无人采煤,这一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递减至目前的3人随机监护,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525万元。

  • “钻机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可减少人工成本

    石油机械公司通过开展“石油钻机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可使钻机实现在较小区域或不规则区域内多口井及不规则井位的整机搬迁、管柱自动装卸和排放、司钻集成控制和远程控制。新技术的应用,将实现钻井辅助作业时间减少20%以上、每班操作人员减少2-3人的预期效果,减少了人工成本,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现场施工人员的劳动强

  • 工业机器人成本VS人工成本

    目前一台功能较简单的2轴、4轴工业机器人的造价已经下降到10万元/台以下,国产6轴机器人的价格低至13万元/台。而现在国内一名制造业工人每年人工成本将达到4-5万元。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要是实现最低工资标准年均成长13%以上、职工工资成长15%的目标,这更将会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 木工设备自动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在传统制造业面临日益严峻的用工荒前提下,设备对于家具制造企业来说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减少用工数量,如何提高工人单体产出,成为木工机械制造企业的关键课题。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