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娇娇”这把火 烧得整个机器人圈脸疼

“娇娇”这把火 烧得整个机器人圈脸疼

发布时间:2016-01-21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机器人 人工智能

导  读:

对于机器人了解的缺乏,让很多人对能跟人很自然交流的机器人并无丝毫地不适应,在他们眼中,机器人就该是这样的。这是科技发展水平与大众认知水平的脱节,就目前而言,人工智能还只处在人类3、4岁的智力水平。

“娇娇”火了已经有好几个月,那是机器人在国内从未达到的热度,当机器人在交行大厅向顾客说出那句“因为钱太多了,土豪。”,这段视频很快烧遍互联网。

在体会了“娇娇”的卖萌功力之后,很多人在平静后开始提出疑问。这个真的是机器人在“说话”吗,是不是背后有一个人?

这个问题,身处机器人圈的人,大多都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在他们看来,答案显而易见,当然有人。不过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这个答案很难清晰,尤其是,在电视节目中被主持人多次提到,这就是真的。

近日,成为网红之后的“娇娇”登上了央视的一档节目,“娇娇”再次展示了其幽默个性,一开口就逗得几位嘉宾以及全场观众喜笑颜开,当然,还包括观看了该节目的所有观众。节目中,主持人高博再三强调“娇娇”完全没有人工在后台参与,一切都是由她独立完成的。“娇娇”在长达几分钟的表演过程中,而在这次的表演中,“娇娇”不仅流畅地与每个人对话,还能在没人提醒的情况下立刻认出对方以及特征并以此调侃。总之就是,完美地就像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之后上台的那个被“娇娇”称为爸爸的人,还是与往常一样,对于“娇娇”有人工参与一事,只字未提。

出身:她的原名叫“旺宝”

以“娇娇”这个名字走红纯属意外,原本它的名字应该是“交交”,交通银行的交。

而如果追溯到它的出身,它最开始的名字,既不是“娇娇”,也不是“交交”,而是“旺宝”。

在“娇娇”走红的同时,铺天盖地的报道中,其研发商是来自南京的南大电子,以及负责提供语音系统的捷通华声。实际上,“娇娇”是科沃斯两年前开始研发的一款导购机器人,原名“旺宝”。

2014年3月的家博会上,“旺宝”首次公开亮相。科沃斯方面向雷锋网记者表示,最初公司做“旺宝”是想节约人力成本,科沃斯在全国有600多家店面,如果可以让机器人代替人类导购员,可以节约不少成本。

无论是在“旺宝”最初的宣传,还是在科沃斯的官网,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旺宝”是一款人机协作机器人(AI+telepresence),导购员通过后台来控制前台,每个导购员可同时控制9台“旺宝”。

人工智能

旺宝后台系统操控平台

之后在当年的12月,科沃斯正式发布了“旺宝”。“旺宝”也照计划进入了科沃斯店面,成为导购员,之后还陆续进入商场、红酒店、火锅店等店面任职。

科沃斯方面向记者表示,机器人会根据顾客需求命名,“旺宝”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名字,“交交”只是其中一个。在与建设银行的合作中,“旺宝”又改名为“小龙人”。

“我们的原则是:旺宝做本体。如果客户希望定制化,用他们的名字,我们也可以。但是LOGO是在的。有的客户会回去拿个纸片贴上,比如贴上“xx银行”之类的。”

目前来看,在“交交”这个项目中,牵扯了科沃斯,南大电子,捷通华声以及交通银行四方

根据科沃斯于捷通华声的说法,南大电子其实只是科沃斯的代理商,与交通银行的合作是其一手推动的。

记者同样联系了那个出现在央视节目中,自称“娇娇”研发负责人,南大电子工程师龚全,令记者始料未及的是,对方宣称自己并非“娇娇”项目负责人,对该项目知之甚少,“我们公司项目很多,娇娇只是其中一个项目而已。”

之后记者联系了“娇娇”的实际项目负责人,对方表示,该项目确实由南大电子牵头,属于集成项目。今年年初,交行那边向南大电子提出机器人需求,南大电子之后负责将科沃斯与捷通华声集合在一起,科沃斯提供实体机器人,捷通华声提供语音系统,南大电子则负责将这些系统集合在一起。

真相:最初连语音都没有

在有关南大电子多篇报道中,其对外宣称“娇娇”所使用的系统中所搭载的各项交互技术都是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并且凭借平台强大的多能力融合和大数据处理能力,整合了包括语音识别(ASR)、语音合成(TTS)和自然语言理解(NLU)技术甚至图像、人脸和声纹等多项顶尖人工智能技术。不过,自始至终并没有提到人工后台操作。

科沃斯向记者表示,“旺宝”与其他行业机器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大家都是水平相当。

“这个我们从最开始第一次做产品介绍会,就是明确的AI+telepresence,而且媒体沟通会当天记者都是来的。包括客服平台都是开放的。1.0版本,只能回答简单问题。2.0版本,前面的语义识别就是用的科大讯飞,所以在这个部分,行业是什么水平我们就是什么水平,都是公开的技术。

其实机器人行业一点都不神秘,上下游能做到什么水平,研发就能到什么水平,跟电脑行业和CPU密切相关一样。像旺宝,我们是判断人工智能10-20年都无法达到应用的需求,所以才会有这个折衷方案。我们一贯的原则:是否产业化,能否做应用。电视台的东西,都是剪辑过才发出来的,我们自己用的时候,人脸识别经常错的。他要是人工智能做到这个水平,这么多大公司都要被打脸了。我们的目标是把现在人工智能占10%这个比例逐步提高,从而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有东西可以用。我们今年,也就是2016年年中,会有新的一个版本,我们叫3.0,从外观就会改变,传感器什么也会增加,自主行走、面部识别,都会加。”

据悉,“娇娇”其实是“旺宝”1.0版本,在销售给南大电子之前是没有语音系统的。关于捷通华声坚持认为“娇娇”使用了其语音系统这一说法,有业内人士表示其实只是在“娇娇”后之后的跟风炒作,实际上“娇娇”一开始并没有使用任何语音系统。也就是说,“娇娇”的整个人机对话过程全部由人类完成。

不知道是不是之前从未有人向对方求证是否有人工操作,当记者向南大电子求证时,对方很直接地表示确实是有人工在后台操控。按照对方的说法,”娇娇“在工作时会有两种模式,自动语音模式(需要行业知识库)以及输入语音模式。当顾客问的问题超出了知识库的范围,或者因为口音等问题造成机器人无法识别,语音系统将交由人工来监控,工作人员在回复时会使用网络上的一些流行用语,增加用户体验。对于网络上流传的视频,对方表示因为大部分顾客其实跟机器人的对话只是为了逗乐,所以问的问题超出了知识库的范围,也就需要人工来回复。

在知乎上,对于“娇娇”的讨论同样很热烈。其中,一个交行营业厅工作人员如此描述“娇娇”:

“形式大于实质。周一到周五上行政班,下班比我们还早。据说一次性付了5W,之后每个月还要付5000维护。唉,真心想坐在娇娇后面,做视频直播,上班还更轻松啊!只是觉得有这个钱,不如再请个大堂或者高柜吧!噱头而已,呵呵。它还经常把小朋友吓哭,我会告诉你们咩!不过在当地广告效应还是不错,有人慕名而来看它的。”

开发商的回应:我们管不了

“其实在这一个时间段,我们、交行、南大电子都在做传播,所以这个传播是整个大家都有贡献。包括我们那个时候在美剧《传世》里的合作、和其他合作伙伴一起的传播。我们是一个完整的计划。只是我们的落点更多的不仅仅说交交,而是落到旺宝这个服务机器人。你可以看看,从旺宝这个产品线推出开始,这一类的视频我们就不断在发,各种对话、小视频。

如果具象到‘交交’这一个点,交通银行的贡献更大。交通银行也发了很多条视频,最终火起来就是那条’土豪……‘。大家都在不断get这个点,这就是网络传播的特点吧!

每一个来找我们的,我们都会同样告诉他们我们是这么做的。并且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老板也明确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很多次。并不意味着有谁出来说这是什么什么,我们立刻就出来说,这不是。产品卖出去,我们没法去控制所有拥有产品的人怎么说,就像有的用户一直对外说连产品都是他们自己制造的。而央视那个我其实没有办法去处理,央视也不会去审核是否为真实的发明人,他们不会去一个一个看是谁做的。”

人工智能

旺宝在美剧《传世》中与小主人公在一起,剧中它的角色是“理查德”

同行的困扰:我们做不出“娇娇”

“你快点揭发他们吧,我都快被疯了,天天被人问这问题。”一个做餐厅机器人的同行向记者急切地表露心声,“我们对交行这样做很气愤,很多客人直接跑我们厂,指名道姓要求交交这样的产品,可我们做不出。被人家说,技术不行,做什么机器人。来踢馆的,每天都有不少。我们向客人解释交交是怎样实现的,并做实验变声,可没人信,他们直接认识交交是自己对话的。我们的对话也有,只是与Siri一样。”

其实,不仅仅是他一家,其他做行业机器人的企业都会面临这个问题。行业机器人通常像“交交”一样,因为涉及到的不同行业客户会有不同需求,所以通常会由多方合作推出,也就是集成现象。

“造假事件,工信部都批评呢!”当问到是否受到该事件影响时,另外一名同行简单明了的表示。

记者联系了工信部工作人员,对方以没有公开不方便对外表态为由拒绝透露相关细节,不过当记者进一步追问时,对方并没有否认,并表示“其实这事业界质疑比较多,相关论坛都讨论得很充分。”

其实,在记者决定报道这件事之前,有人说,我最关心的是,什么样的读者会这件事感兴趣。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对这件事的态度。对于业内人来说,这件事没有什么秘密,所以也就没人去发问。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识现实生活中的机器人,对于机器人了解的缺乏,导致他们对于这样一款能跟人很自然交流的机器人并无丝毫地不适应。实际上,在很多人的眼中,机器人就该是这样的。这是科技发展水平与大众认知水平的脱节,也可以说,“娇娇”给整个机器人圈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据前不久的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有希望在2099年之前达到人类智力,就目前而言,人工智能还只处在人类3、4岁的智力水平。因此,如今的机器人往往被称为智能玩具,而离”娇娇“之间的距离,机器人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uigam0309s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富士康重庆工厂宣布智能工厂项目启动建设

下一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机器人 人工智能
  • 聚焦前沿技术与产业生态!CIOE 智能传感展9月深圳举办

    9月10-12日,CIOE 智能传感展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办。这场备受瞩目的行业盛会,聚焦智能感知技术在消费电子、智能驾驶、工业、机器人等重要应用领域的新需求,是企业寻求智能传感新产品及创新技术、开展商贸洽谈与交流采购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展会,智能制造,传感器,

  • 智能制造与前沿科技周报 (2025年6月下旬)

    本周,全球科技与产业界热点频现,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涌现出多项重要进展、行业活动及政策导向。从国际舞台的达沃斯论坛,到国内各地的产业落地与技术研发,无不彰显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生机。智能制造,智能化,

  • 智能制造与AI、机器人技术周报(6月15日-6月21日)

    本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热点频现,多项重要会议、技术发布及产业政策动态集中呈现,共同勾勒出中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与产业创新的蓬勃图景。机器视觉,

  • 一周工控与智能制造领域要闻回顾

    2025年6月4日至6日,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览面积突破10万平方米,汇聚全球1200余家顶尖企业,聚焦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能源转型等领域的最新技术与产品。机器人,

  • 【安川新品】GP215L & GP300 机器人——加强性能,智造未来

    安川推出了工业机器人新机型GP215L与GP300,以强化的性能与智能化技术,助力企业高效生产,智造未来!自动化,

  • 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初工业与科技一周热点聚焦

    本周,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能源转型及智能制造等领域迎来多项重要进展与热点事件,展览盛会、政策发布、技术突破与企业动态交织,共同绘制出产业蓬勃发展的画卷。机器人,

  • 2025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盛大开幕

    6月4日上午,由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与东浩兰生会展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华南工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华南工博会,融合深圳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元素,汇聚全球工业创新资源。机器人,自动化,智能,机器视觉,

  • 科德宝集团加码中国:恩福(中国)技术中心开幕,打造本土发展新引擎

    全球技术集团科德宝旗下的恩福(中国)于2025年5月29日举行技术中心暨无锡新厂房开幕仪式。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是科德宝集团深化本土发展、赋能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玮,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区长顾文浩,科德宝集团、NOK株式会社及恩福(中国)高管与合作伙伴

  • 智能制造与前沿科技周报 (2025年6月下旬)

    本周,全球科技与产业界热点频现,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涌现出多项重要进展、行业活动及政策导向。从国际舞台的达沃斯论坛,到国内各地的产业落地与技术研发,无不彰显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生机。智能制造,智能化,

  • 昆仑海岸强势中标!8亿庐山雨污分流背后的“智慧大脑”

    庐山市城区雨污分流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孕育而生的城市更新项目,通过对城市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控排区整治、错接治理以及非开挖修复实现城市水环境提升。在这项总投资达8亿元的民生工程背后,隐藏着一个关键技术支撑点:智慧水务解决方案。作为物联网智慧水务领域的领先服务商,昆仑海岸将为

  • 智能制造与AI、机器人技术周报(6月15日-6月21日)

    本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热点频现,多项重要会议、技术发布及产业政策动态集中呈现,共同勾勒出中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与产业创新的蓬勃图景。机器视觉,

  • 丰田集团五家公司联合启动“AI与软件人才培养”计划

    近日,丰田集团旗下五家公司——株式会社爱信、株式会社电装、丰田通商株式会社、丰田汽车株式会社、Woven by Toyota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丰田集团五家公司”)联合宣布,正式成立“丰田软件学院(Toyota Software Academy)”,旨在系统化培养AI与软件人才。人工智能,应用,人才培养,智能化,加速器,

  • 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初工业与科技一周热点聚焦

    本周,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能源转型及智能制造等领域迎来多项重要进展与热点事件,展览盛会、政策发布、技术突破与企业动态交织,共同绘制出产业蓬勃发展的画卷。机器人,

  • 台达于COMPUTEX 2025聚焦人工智能与节能永续

    台达于2025年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TAIPEI 2025),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x Greening Intelligence”为主题,为AI时代提供可持续解方。此次首度亮相为边缘计算设计的AI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方案,整合电源、散热及IT 设备于20英尺集装箱,以实机展示吸引众多专业人士目光。因应AI运算高功率的趋势,人工智能,智能化,

  • 科技聚焦:一周热点回顾 (2025年5月13日-5月20日)

    本周,全球科技产业继续保持活跃态势,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迎来多项重要进展和行业盛会。政策利好持续释放,技术创新不断突破,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产业发展图景。

  • 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本周科技产业亮点回顾

    过去一周(围绕5月8日至5月15日),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及半导体等领域涌现出多项重要进展和行业动态,政策层面也持续发力,共同勾勒出中国乃至全球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