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自动化要闻>机器代人东莞工人怎么办:辞高薪工作转型机器人技工

机器代人东莞工人怎么办:辞高薪工作转型机器人技工

发布时间:2016-06-0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类型:自动化要闻 人浏览
关键字:

机器人 机器代人

导  读:

近年来,随着“机器代人”大举推开,东莞制造业企业对普通工人的需求明显减少,而对“机器人技工”的需求开始旺盛。东莞最大的人才市场智通人才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平台上发布的机器人相关职位数为645个,这一数字相当于去年同期的3倍左右。

作为制造业重镇和传统用工大市,东莞的劳动力就业结构正悄然变化。

机器代人 机器人

 

今年5月,26岁的伦子祥辞去干了两年的检测员工作;几乎同时,30岁的钟海波决定告别从事多年的家电维修;更早,28岁的陈学飞从一家陶瓷企业的机修岗位上离开……这一切,发生在“机器代人”之后。

近年来,随着“机器代人”大举推开,东莞制造业企业对普通工人的需求明显减少,而对“机器人技工”的需求开始旺盛。

东莞最大的人才市场智通人才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平台上发布的机器人相关职位数为645个,这一数字相当于去年同期的3倍左右。

记者发现,尽管“机器代人”的高潮尚未真正来临,但已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业工人开始“瞄准”机器人操作、维护和编程等新兴岗位,加快自身的转型。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撰写的《广东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趋势研究报告》认为,随着“机器代人”继续推开,未来或将出现“结构性失业与技能型工人短缺并存”的态势,也就是普工“就业难”,而技工“招聘难”,但并不会造成大面积失业。

传统技工率先觉醒

6月初的东莞,暑气蒸腾。

东莞智通职业培训学校的一间空调房里,伦子祥目不转睛地盯着一台机械臂,机械臂在老师的操控下,精准无误地来回移动9个零部件。

察觉“机器代人”蕴藏无限机会后,伦子祥果断辞去月薪三四千元的工作,并迅速报名参加培训。他告诉记者,机器人技工未来肯定很吃香,发展前景和收入比一般工种好,感觉机会不错。

在诸多谋求向机器人技工转型的一线工人中,“紧跟潮流”早已成为普遍共识。

29岁的卢子德原是一名机电工,月薪最高能达八千元,这在东莞的技术工人中并不低,但他仍辞职“充电”。卢子德告诉记者,机器人符合自己的技能提升方向,并且升级为机器人技工后,收入上或将有所突破,“有一定经验的话,月薪应该能过万元”。

这一火热现象的背后,实际上也暴露出“机器代人”背后的人才问题。

东莞智通人才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平台上的机器人相关职位数为645个,约为去年同期3倍。记者在东莞采访也看到,一些开展“机器代人”的制造业企业,不惜开出高于一般技工的月薪“揽才”。

“目前流通的机器人技工人才,大多从最早做自动化的企业出来,数量极少。”东莞智通职业培训学院院长黄延胜表示,供需不平衡直接导致机器人技工成为“香饽饽”,良好待遇和发展前景更引来无数人。

记者还注意到,目前,尝试向机器人技工转型的工人,仍多以传统技工为主,比如机电工人、机床工人等,而普通工人转型并非这么容易。

黄延胜表示,传统技工技术基础好,行业关联性强,因此最先觉醒,最容易转型,也是现在自发参加培训的主要人群。此外,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也更青睐中级和高级机器人技工,就是能对机器人进行维修、养护、编程调试、管理和设计的人员,并非简单的操作工人。

但也有越来越多的普通工人开始跃跃欲试,培训机构更是闻风而动。

东莞育才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潘庆修告诉记者,该校机器人培训班预计在9月份开课,首期计划招收300-400名学员,将设入门级课程。

一名培训机构的老师则告诉记者,对基础薄弱的普通工人,教学思路通常是“缺什么就补什么”,也有一些人成功向机器人技工转型。此外,不少普通工人在简单熟悉机器人之后,向机器人销售岗位发展。

普工更易转向服务业

“机器代人”正引发东莞劳动力就业结构加速变化。

尽管越来越多的一线工人开始有意识,并主动尝试向机器人技工转型升级,但这或许难以跟上制造业企业“机器代人”的步伐。

黄延胜表示,目前机器人技工需求总量并不大,但仍供不应求,如果未来随着大量的企业“机器代人”改造项目投产,人才需求缺口将迎来爆发。

截至2015年底,东莞企业一共申报“机器换人”项目达1262个。此外,按东莞市政府2016年“一号文”,到2018年底,东莞八成的工业企业将要实现“机器换人”。

“保守估计,未来两三年,东莞制造业企业对机器人技工岗位的需求将呈指数型增长,最少能达到数万个。”黄延胜说。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早前撰写的《广东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趋势研究报告》就曾指出,随着“机器代人”推进,广东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2015年前三季度,广东省人力资源市场技能人才月均供求缺口达到17.5万人次。普通职工对机器人应用的技能不够,机器人应用高端技工人才缺乏。

如果普通技工难向机器人技工转型,一旦他们被机器人替换下来,应该何去何从?事实上这一问题向来都是“机器代人”的必答题。

按照计划,东莞推进“机器代人”,预计每更新20万元机器就可减少4.5人用工需求,如此计算,该市每年预计可减少4万人的普工需求。

东莞智通人才总裁办经理王茜告诉记者,近年来,普通工人需求确实减少,主要表现为企业招工“挑剔”,这其中有“机器代人”后企业招工不再难的原因。

王茜说,从她的观察来看,面临转型升级的普通工人,一般是会向电商、设计和物流等岗位转型进入服务业,“制造业普通岗位减少,服务业需求增加,就业市场整体稳定”。

数据还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广东省全省制造业企业岗位平均每季减少22.54万个,但制造业服务化推动第三产业平均每季增加25.18万个岗位。

上述报告也认为,广东推进“机器代人”并不会导致大面积失业。不过,该报告还认为,智能化改造及机器代人将造成低素质劳动力局部性失业,导致普工“就业难”,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以及失业人群生活托底将是“十三五”期间一大挑战。

该报告预测,广东工业企业用工每年将减少约90万人,但服务业吸纳就业量每年将增加约105万人,总就业量每年增加15万人。

“普工‘就业难’和技工‘招聘难’表明东莞劳动力就业市场正加速调整和磨合。”黄延胜认为,该平台的相关监控数据显示,普通工人参加技能培训,以及流入服务业的增长速度都在加快,个别岗位甚至出现两位数增长。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8002/news/d_1nujsh2hpq9l2.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的庐山真面目

下一篇:机器人、自动化培训岗位同比增三倍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机器人 机器代人
  • 一周工控与智能制造领域要闻回顾

    2025年6月4日至6日,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览面积突破10万平方米,汇聚全球1200余家顶尖企业,聚焦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能源转型等领域的最新技术与产品。机器人,

  • 【安川新品】GP215L & GP300 机器人——加强性能,智造未来

    安川推出了工业机器人新机型GP215L与GP300,以强化的性能与智能化技术,助力企业高效生产,智造未来!自动化,

  • 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初工业与科技一周热点聚焦

    本周,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能源转型及智能制造等领域迎来多项重要进展与热点事件,展览盛会、政策发布、技术突破与企业动态交织,共同绘制出产业蓬勃发展的画卷。机器人,

  • 2025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盛大开幕

    6月4日上午,由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与东浩兰生会展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华南工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华南工博会,融合深圳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元素,汇聚全球工业创新资源。机器人,自动化,智能,机器视觉,

  • 科德宝集团加码中国:恩福(中国)技术中心开幕,打造本土发展新引擎

    全球技术集团科德宝旗下的恩福(中国)于2025年5月29日举行技术中心暨无锡新厂房开幕仪式。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是科德宝集团深化本土发展、赋能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玮,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区长顾文浩,科德宝集团、NOK株式会社及恩福(中国)高管与合作伙伴

  • 本周工业及科技领域报道(2025.5.26-5.30)

    本周,全球工业及科技领域亮点纷呈,从前沿技术突破到行业政策发布,从市场数据变化到企业合作动态,共同描绘出一幅充满活力的产业图景。机器人,制造业,智能,机器视觉,

  • 华北工控EMB-3513边缘AI计算主板:AMR机器人集群协作的硬支撑

    华北工控以嵌入式力量助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聚焦需求旺盛的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市场,着力实现AI与边缘计算的融合应用,新推出的EMB-3513主板搭载恩智浦i.MX93/91处理器,支持边缘AI计算,接口丰富,可赋能AMR机器人的智能化控制与集群协作。

  • 2025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启幕在即

    作为链接全球智能制造资源的年度行业盛会,由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和东浩兰生会展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华南工博会”)将于6月4- 6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盛大开幕。机器人,展会,

  • 广东“机器代人”一线调查

    作为传统制造业大省的广东,近年面临经济转型升级。而“机器代人”已成广东不少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成败。2015年,广东机器人保有量达4.14万台,占全国18.8%、全球2.49%。其中,2015年新增机器人1.82万台,占全国四分之一、全球6.9%。一言以蔽之,广东渐成“机器代人”大省。

  • 近三年广东机器人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十三五”前三年广东机器人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到2015年年底,广东工业机器人重点企业159家,93%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包括本体制造、数控系统、零部件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和维修等方面。东莞66%的制造企业实施的505个“机器代人”项目,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64.9%。

  • 创新故事 一批制造业迎来全新市场机遇

    当“机器代人”的浪潮在珠三角这个全球制造业基地兴起,以广州数控为代表的一批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持之以恒地进行技术创新,迎来了全新的市场机遇。

  • 机器人时代 东莞如何抢占经济制高点

    东莞,工业制造业高度集聚地,2008年以来随着人力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各方面市场因素影响,东莞制造业的发展在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一方面,企业倒闭潮涌现,另一方面,却为有“头脑”的企业提供了转型机遇,工业自动化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机器代人”被认为是东莞制造业自动化和智能化革命的开端。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