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染整设备网>染整设备行业资讯
  • 2015-05-15

    顺德智能装备制造业去年产值1650亿,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机器人产业。2014年顺德投资88亿元用于自动化改造,顺德机器人应用已经深入到普通工业甚至服务行业,带动传统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改造。

  • 2015-05-07

    合肥市将围绕汽车、家电、装备等传统支柱产业,按照工业4.0的标准,以企业为单位,推广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工厂”。加快推动汽车整车系列化、零部件集群化、技术创新自主化,提升汽车企业竞争力。

  • 2015-05-07

    常州市武进五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与南京理工大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开发数字工厂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业内首个数字化工厂。

  • 2015-05-06

    根据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4年前的设想,公司目前将部署100万台机器人。但实际情况是,目前富士康在中国的工厂仅部署了约5万台机器人,员工数量仍然超过100万。

  • 2015-05-04

    “工业4.0是关于产品生命周期上整个增值链组织与控制的新阶段,以日益增强的客户个性定制的需求为导向。”作为工业4.0的发起人之一,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工业与组织研究所董事伦特斯非常看好新技术带动的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他说,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渗透我们生活的同时早已渗透进我们的工作环境。

  • 2015-04-29

    国新办就今年一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王黎明透露,“中国制造2025”总体方案已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目前已经启动实施工业强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业绿色发展、宽带中国2015、扶助小微企业等6个专项行动。

  • 2015-04-29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这被称之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机器人在其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借此“东风”,业内预测,未来10年,随着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普及,将大大提升中国工业制造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成为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的“点金石”。

  • 2015-04-24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不少传统行业的日子都不好过。比如作为资本密集型和规模效益型的纺织产业,最近几年就受到产能过剩、用工成本提高、出口订单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冲击。而靠毛纺起家的山东康平纳集团,却通过对纺织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研发,成功占据了上游产业链,获得了行业转型的主动权。

  • 2015-04-17

    越南与欧盟正在进行的双边自由贸易谈判预计将于今年6月达成一致。同时,越南也在参与TPP谈判。越南出口欧美产品与中国存在竞争,且越南具备较低廉的成本优势,越南与欧盟的自贸谈判达成将使出口免税从而优势叠加,势必对中国低端制造业造成冲击。

  • 2015-04-16

    “工业4.0平台”是德国在2013年4月汉诺威通信和信息技术博览会上正式推出的新工业战略计划,其目的是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虚拟系统,使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在本届汉诺威通信和信息技术博览会展会上,德国政府启动了升级版“工业4.0平台”,意味着德国将加快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 2015-04-15

    中信重工宣布,公司构建的目前亚洲最大最先进的“高端电液智能控制产业基地”正式宣布全面投产。公司称,这标志着公司跨界电力电子行业,打造机电电液一体化控制产业,引领重型装备制造业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迈出领先一步。

  • 2015-04-15

    “走出去”是我国纺织业建立全球产业链的重要内容,与纺织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目标相一致,积极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和市场,提升价值链水平,有利于促进纺织大国向强国转变。

  • 2015-04-09

    纺织和纺机行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度较高,未来10~20年,升级空间较大,尤其是纺机业,随着劳动密集型企业更多地转出去,纺机企业将获得巨大的需求空间。

  • 2015-04-08

    2015年至2017年,广东省财政将统筹安排516亿元,集中支持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变。届时,广东将建10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 2015-04-07

    在刚结束的业内领先的自动化和机器人展览会——“2015深圳机械展”上,《世界经理人》联合主办举办了题为“机器人pk人,双赢还是零和?”的管理论坛。现场讨论热烈。随着“工业4.0”、“制造业2025”等制造业转型升级路线图的提出和实施,越来越多饱受人力成本上涨之苦的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工业机器人这个可能的替代者。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