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担心收益 外资电力渐退出我国发电领域市场

担心收益 外资电力渐退出我国发电领域市场

发布时间:2004-12-23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电力

导  读:

“尽管我们电厂的运行管理依然平稳,但大股东却已从美国的赛德变成中国的华润。”温州特鲁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位高管人员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去年3月,温州特鲁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最大股东———美国赛德能源公司将拥有的40%股份悉数转让给华润集团。这家总投资31.88亿元的公司也结束了浙江省第一家中外合作电力企业的历史,唯一留下的痕迹是“特鲁莱”的名称。 
 
  实际上,美国赛德能源公司只是撤离我国电力市场的外资企业的一个缩影。国电动力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总经济师胡兆光近日提起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改革开放后进入我国的第一批外资电力独立开发商已基本退出我国发电领域。

  据国电动力经济研究中心统计,1990年,外资占我国电力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为12.2%。随后6年间,这个比例一直在9.5%上下波动。到了1997年,出现了外资投资我国电力市场的高峰,这一比例上扬到14.5%。随后,这个比例逐年下降:14.3%、12%、9.9%、8.9%,到2002年,这一比例急剧下滑到7.5%。

  胡兆光分析外资撤出中国电力市场的原因时认为:一方面是外商“后院起火”。例如,去年8月14日美国、加拿大两国大停电事故发生后,美国民众和政府强烈要求电力公司整修电网,对输电网升级改造。美国电力公司作为行业巨头,不得不率先行动。为筹集电网改造资金,公司不得不出售海外非核心资产。而1994年开始进军中国市场的美国迈朗公司在全球整体经营中出现了危机,不得不收缩它在中国的业务并最终退出。

  另一方面是投资风险影响了投资主体的热情。外资进入发电领域主要是为了获取回报。在20世纪90年代,国家为解决当时的缺电问题,鼓励地方集资办电。一些地方政府在吸引外资进入发电项目时,与外方在购电量和电价等方面达成了优厚的协议。但在2002年启动的电力市场改革确定了电力竞价上网的大方向后,这些协议纷纷失效,外资发电项目的市场风险因而大大增强。

  与此同时,为解决眼下的电荒,我国各地纷纷上马大型发电项目,激烈的竞争格局压缩了外资进入的市场空间。此外,电站建成后要经过几年的运营才能盈利,许多外商担心等到现在投资的发电项目进入收获期时,却会碰上电力供过于求的状况,从而造成亏损。于是在中国已经有项目的外资陆续撤离,没有项目的外资则继续观望,等待时机。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m9v3.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可制造性设计市场将在2005年起飞

下一篇:我国光电子产业发展方兴未艾迅速发展壮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电力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