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石油和化学工业近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近几年,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飙升,直接影响到石化行业的经济形势。2002年国际原油平均价格(布伦特)为每桶25.01美元,2003年上升为每桶28.83美元,2004年则达到了每桶约38美元,而预计,2005年国际原油价格将略有下降,维持在每桶35至38美元之间。
据专家预测,2005年,整个世界经济温和复苏的大趋势不会因油价上涨而发生改变,经济的增长速度可能比2004年有所放慢。但从总体上看,世界稳定的经济和贸易环境对我国的出口和利用外资十分有利。当然,目前石油价格的走向和影响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将对我国的出口有一定影响。
从国内环境看,多种有利因素支持着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我国经济明显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消费者信心指数一度回落之后开始回升,有效的宏观调控为2005年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创造了较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在上述判断的基础上,石化协会预计,2005年石化行业工业总产值(现价)将增长10%至15%,销售收入将增长9%至14%,实现利润增长10%左右。2005年,主要产品产量将继续增长,其中不少产品产量将大大超出预期。如在聚氯乙烯“十五”规划中,每年的目标产量为380万至400万吨,这个目标在2003年就已经实现,2005年,预计可达到570万吨;化肥“十五”规划中,每年的目标产量为3800万至4100万吨,2003年已经基本达到了目标,预计2005年产量可能达到4400万吨。对于今后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石化协会作出了如下预测:
首先,作为石油和化工行业龙头与核心的炼油和乙烯工业,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重点。对于炼油工业,今后主要的工作将是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炼油加工水平和效率。对石化工业,今后的主要工作是增加乙烯总量,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乙烯生产基地,并提高以聚烯烃为代表的合成树脂在三大合成材料中的比例,加快合成纤维原料和单体的发展。
其次,农用化学品工业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化肥工业今后的发展要从传统的单纯增加产量转移到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原料、技术路线改造,降低生产成本上来。农药工业目前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过产量,今后的主要任务是产品结构调整、产品档次的提高和新品种开发能力的加强。今后化工产业的发展重点是炼油和乙烯工业,农用化学品,精细与专用化工、资源环保型产品和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精细化工和专用化工产品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第四,资源节约型、环保型产品和技术将是化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