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湖北模具业改革机制欲让特色变优势

湖北模具业改革机制欲让特色变优势

发布时间:2007-06-29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改革 模具

导  读:

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湖北省的模具及模具标准件生产厂家和经营点,目前已以武汉为中心遍及湖北省各地,基本上形成了十堰、襄樊、随州以汽车模具为主,鄂州、黄石以塑料模具为主,荆州、宜昌以轻工、军工所需模具为主的格局。

据不完全统计,湖北省内约有200多家模具及模具标准件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某些领域还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一是汽车模具制造水平较高。东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十堰先锋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在汽车大型覆盖件等模具设计、制造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模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是精密模具制造能力较强。鄂丰模具有限公司、国营七三三厂、国营六一二厂等企业都具有较高的精密模具制造能力。三是模具材料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全国重点特种钢厂之一的大冶特种钢集团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近年来研制生产出许多先进的新型模具钢,这对提高模具质量,延长模具寿命提供了良好条件。四是模具科研开发力量雄厚。华中科技大学在模具材料研制、模具CAD/CAE/CAM应用技术开发等方面;武汉理工大学在汽车模具、陶瓷模具研究与开发方面;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在精密铸锻模和快速简易制模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较多的科技成果。五是开展模具教育培训条件优越。湖北省拥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汉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业武汉高级模具工培训中心等一大批重点院校,可开展从模具操作工到硕士学位等初、中、高级教育培训,为模具行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六是模具重点建设项目较多。"八五"、"九五"和"十五"期间,湖北省一批模具重点建设项目分别被列入国家和省里的技术改造专项计划,这些重点项目的建成,提高了湖北的模具设计制造能力。
   
  这些年来,湖北省模具工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许多方面同沿海发达的省份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企业结构不合理。国有成分比较重,模具生产厂家半数以上是工模具分厂(公司)、车间,自产自用的模具比重大。近年来,民营和股份制模具企业虽有所发展,但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高档模具设计制作水平不足。尽管拥有东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湖北十堰先锋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鄂丰模具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知名模具企业,但从整体来看,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高档模具设计制作水平还较低。企业拥有精密数控加工设备的比重还不大,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不很高;许多先进模具技术的推广应用不够广泛。

---模具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标准化程度较低。由于模具生产厂家相对不集中,且大部分全能厂的工模具分厂(车间)生产的模具属自产自用,市场化程度低,企业之间的生产技术协作比较差,因而模具生产周期比较长。要形成有序、完备、集中和有协作能力的按现代机制运行的市场,还需做大量的工作。

根据现状与不足,湖北模具行业也提出了改进措施和今后发展的一些基本思路:

1.合理调整模具企业的结构。根据适应模具行业发展的需要,推动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促进混合所有制和民营模具企业的发展,增强其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竞争和市场秩序。

2.加强同国外和省外模具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同国外和省外模具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可为当地模具企业带来先进的装备、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信息与经验;另一方面可使当地模具企业更多地投身到国内外模具市场中去,打破封闭,参与竞争,在竞争中进一步发展壮大。

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和行业管理作用。湖北省模具工业协会已同武汉三联模具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在武汉筹办了包含有加工生产、经营、模具产品展览、业务洽谈和模具钢材五大功能的"湖北模具城"。"湖北模具城"的创建,同遍布全省的模具企业、科研单位一起,初步构建了湖北模具市场的雏形。这将有利于加速湖北省模具标准化、专业化、商品化、国产化的进程。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ns4f.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我国模具标准化体系难适应工业生产要求

下一篇:国产机床的致命杀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改革 模具
  • 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总体方案获批

    会议指出,推进自贸区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 工厂自动化程度提高 美的或继续大规模裁员

    未来家电企业将更加注重高端产品的研发,像过去一样盲目扩建工厂扩大生产规模的模式将成为历史,家电行业为了自救与转型,也会陆续走上裁员和关厂的改革之路,这一是减产,二是提高效率,同时还能优化研发生产结构。

  • 能源改革刻不容缓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要密切跟踪当前国际能源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完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推进能源价格、石油天然气体制等改革,大力发展非常规能源等。

  • 中国纺织业:改革重振企业家经济

    纺织是250年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动者,在工业文明发展的大多数时间里,纺织工业是主导,是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跳板。中国纺织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是对外开放和市场改革的探路者与先行者。

  • 电煤合同价尘埃落定 煤电市场化改革方向不会变

      拉锯近8个月的电煤合同价终于尘埃落定。昨日,记者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获悉,2009年电煤合同已经签订大半,其价格以企业双方商洽为准。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表示,煤电市场化改革方向不会变,无特殊情况,中央不会出面干预煤炭价格。     2009年全国电煤合同签订汇总大体上可分为两

  • 非凡的历程 辉煌的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革,取得历史性进步的30年,也是中国建材工业迅猛发展的30年。30年来,建材工业的发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己任。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国家建材部、局党组和

  • 改革开放三十年工程机械创造东方奇迹

    前言——东方奇迹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快速发展,令世人瞩目。新中国成立之初,还没有工程机械产业,只是一些修配生产点和小型施工机具。直到1961年4月24日,在机械工业全面发展中诞生了这个行业,在原机械工业部内组建了工程机械专业管理局。当时只有14家直属企业,978台机床,固定资产9638万元,职工

  • 电力改革 打破垄断格局

        2007年7月1日,俄罗斯历时5年的电力改革将宣告结束。通过重组成立的各大电力公司绝大多数目前已经有了新老板和投资人,他们作为独立的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私人投资源源流入,新建项目纷纷上马,老旧电站加速更新改造。垄断的打破激活了电力市场竞争。     统一电力公司是在苏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