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行业近些年来所取得发展成果应该肯定,其中包括经济总量,制造技术,产品质量以及出口等诸多方面。但与同期机械工业、尤其是轴承行业主要服务的主机行业相比略逊一筹。
1、 轴承行业的发展滞后于机械工业的发展
轴承行业近些年来所取得发展成果应该肯定,其中包括经济总量,制造技术,产品质量以及出口等诸多方面。但与同期机械工业、尤其是轴承行业主要服务的主机行业发展更快。
从产品结构和产品水平方面来看,不适应主机发展的需要
由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主机向高精度、高性能、高可靠性、高附加值发展,而作为主机配套的轴承发展滞后,却很不适应。比如铁路轴承,火车几次提速,目前客车160公里速度及以上用的轴承全部是进口;汽车轴承,轿车主要部位用的轴承大部分进口;冶金矿山机械,工程机械,尤其是引进国外成套设备维修轴承大部分进口;机床,尤其是精密机床,数控机床等配套的轴承也大部分进口,甚至与日本合资的马扎克车床的主轴的配套轴承也是进口的;家电、空调机配套轴承大部分(约占80%)进口。
由于轴承行业发展滞后,满足不了主机配套和维修的需要,导致进口轴承数量逐年大幅度递增。
2、 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面临的新形势。
一方面,提供了发展机遇,增大了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形势。这种挑战形势可简要概括为两句话:即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如表现在世界十大跨国轴承公司(或称八大公司)加快抢滩中国市场的步伐,可以说是当前中国轴承行业直面世界跨国轴承公司的严峻挑战。
目前世界十大跨国轴承公司抢滩中国市场的现状分析说明:
(1)世界跨国轴承公司抢滩中国市场的确在加快步伐,在中国合资,独资建厂,并且在不断的扩大生产规模,加快采取人员和采购本土化的政策,这样使得我国轴承行业原有的比较优势不复存在,竞争形势更加激烈(当然跨国轴承公司之间也有激烈竞争)。
(2)世界跨国轴承公司在抢滩中国市场取得一定的经验之后,从其发展战略考虑,又逐步深入到中国轴承行业的核心层,寻找合作伙伴。如抢占中国的铁路、汽车、冶金、矿山、机床、家电等主机市场,甚至削减其国内的生产力,转移到中国来生产。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需要,有的跨国轴承公司还在我国建立了研发中心一类的机构,同时建立庞大的办事机构和完善的销售网络。这实际上把中国变成跨国轴承产业链上的一环,把合资或独资企业作为跨国轴承公司的一个车间,这是对中国轴承行业发展的一个严峻的挑战。
(3)回顾我国轴承行业引进外资、引进技术、与跨国轴承公司合资合作的进程,雄心勃勃的跨国轴承公司抢滩中国市场的战略可概括为:合资→控股→独资,在这方面西北轴承厂铁路轴承就是很好的例证。
近几年来中国轴承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例如,2003年《日本轴承报》曾报导了日本轴承界高层人士谈经济形势,实际上是分析竞争形势,研究应采取的对策,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立下雄心誓言,要占领中国大市场二是,把中国看作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三是,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占领技术制高点。
3、 由于是不在一个起跑线上的竞争和战略理念的滞后,给我们应对严峻的挑战带来一定的难度。
(1)我国是发展中的轴承工业,与世界跨国轴承公司相比,无论是在总体上还是在个体上,我们的力量还显得十分薄弱。
换句话说,竞争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这是难度之一。再从国内轴承行业发展来看,近十年来民营企业、私人企业雨后春笋般的崛起,对我国轴承工业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但同时对国有企业又是非常现实的严峻挑战。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有些方面,国有企业与民营、私营企业的竞争也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这是难点之二。上述两点对体现我国轴承行业国际竞争能力的群体,尤其是对国有大中企业来说,也正是承受着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2)面对严峻的挑战,轴承行业尤其是行业的骨干企业,特别是企业集团在方方面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我国轴承行业不断的稳步发展,达到了一个相当的水平。但是我们的努力还处在单兵作战的方式,还缺乏强烈的战略联盟的意识。
战略联盟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做法和方式:举例,日本在60年代,出口轴承的战略联盟由协会出面,协调出口地区和价格,避免在国际上打乱仗,维护了企业的利益。举例,美国Timken和日本NSK合资在我国苏州建厂。举例,美国Timken与托林顿合并,优势互补,使2003年销售额增长49%,达到38亿美元。举例,我国铁路货车轴承价格协调。第一次协调价格成功,使企业受益,那是在计划经济刚转型时期。第二次协调价格,搞了近三年以失败告终。
因此,在面临严峻挑战的今天,强调战略联盟理念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研究的重大问题。这一战略理念若能突破,有所创新,我们轴承行业的发展会更快,更加具有国际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