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列强环伺,国产伺服如何突围?

列强环伺,国产伺服如何突围?
——伺服产业中国崛起之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2008-07-08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列强环伺,国产伺服如何突围?

    “中国伺服市场容量很大,但中国的伺服产业才刚刚起步,国外品牌已经纷纷进入并占居了绝大部分的市场,国产伺服要想与之竞争,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一位业内人士谈及目前国内的伺服产业现状,言谈中透露出些许担心。

    21世纪以来,我国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交流伺服系统业已成为机械自动控制的基础元件。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机械制造领域都可以成为交流伺服系统的应用对象,随着目前广泛使用的机电一体化(Mechatronic)机械设备体系的建立,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正逐步走进“伺服时代”。然而,国产交流伺服的生产企业尚处于萌芽阶段,无论是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资金投入,还是品牌声誉,国产伺服与国外品牌都存在很大差距,经过多年的积淀,洋品牌的伺服产品已经拥有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国内伺服厂商要想从它们的碗中分得一杯羹,绝非一日之功。

列强环伺,时不我待

    由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升级,伺服产业打开了一片全新的空间。但我国伺服技术研发起步较晚,从而丧失了占领市场的最佳时机,而国外众多伺服制造商则纷纷盯上了国内伺服市场这块“肥肉”。它们以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体系为保障,以完备的产品体系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为先遣部队,大踏步进入我国伺服市场。数年过后,放眼国内的伺服市场,洋品牌已经占据了大半壁的江山。

   目前,国外品牌占据了中国交流伺服市场近90%的市场份额,他们来自日本和欧美。其中,日系产品则以拥有约60%的市场份额而雄踞首位,其著名品牌包括松下、发那克(fanuc)、三菱电机安川、三洋、富士等,其产品特点是技术和性能水准比较符合中国用户的需求,以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和较高的可靠性获得了稳定且持续的客户源,在中小型OEM市场上尤其具有垄断优势。近年来,日系伺服强化了本地化生产的策略,这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增加了在价格和快速交货方面的筹码。鉴于以上特性,日系伺服品牌是中国伺服市场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国产伺服最大的竞争者。

    欧美品牌中,美国以罗克维尔(rockwell automation)、达那赫(danaher)、帕克(parker)等闻名,而德国则拥有西门子(siemens)、伦茨(Lenze)、博世力士乐(bosch rexroth)、施奈德(schneider)等品牌先锋,英国的Control Technology、SEW也有相当的优势。这些欧美品牌在高端设备和生产线上比较有竞争力,此类产品的共同特点是品牌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功能齐全,以全套自动化解决方案作为卖点,总的市场占有率大约在30%。最近,为提供市场竞争力,这些高端品牌也在不断寻找本地合作伙伴,目标直指中国的中低端市场,并不甘心被日本品牌挤压。因此,欧美品牌虽在产品系列上和国产品牌有所差别,但其野心也不可被小觑。

    除日本、欧美伺服品牌外,以东元(TECO)和台达(Delta)为代表的台系伺服在大陆市场的推广也如火如荼,其技术水平和价格水平居于进口中端产品和国产品牌之间,在竞争中主要突出性价比优势,对国产品牌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市场占有率从几年前的微不足道提高到大约5%。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厂商的目标客户均属于机械行业,这将加剧与同将目标市场定位于此的南京埃斯顿等国产品牌之间的竞争。

    相比之下,国产伺服品牌起步较晚,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较大规模的伺服品牌20余家,主要有华中数控、广州数控、南京埃斯顿、和利时电机等。其中华中数控和广州数控等主要集中在数控机床行业;南京埃斯顿则以自主创新伺服技术为基础,提供面向机械装备全行业的交流伺服系统产品,以其全系列的产品覆盖和良好的产品性能在国内交流伺服系统的市场上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目前该公司的交流伺服产品已批量使用在数控机床、纺织机械、针织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绕线机、弹簧机、弯管机等多个机械装备领域;和利时电机面向整个自动化产业机械市场提供步进、无刷、伺服等系列产品,在技术上和品牌上也有一定优势。上述品牌虽各具特色,但市场占有率加起来也仅仅在5%左右,在与洋品牌的对抗中,国产品牌虽奋起直追,但毕竟因实力悬殊而处于下风。

    综观中国的伺服市场格局,不难看出,国产伺服还远远处于劣势,究其原因,大致有三:其一,大部分国内伺服厂商并不掌握核心技术——核心软件的编写,而是依赖进口,这不但提高了成本,还很难对客户的具体需求做适应性的调整;其二,高端技术人才的缺乏也使得伺服产品的研发缺乏力度,伺服产业说到底是个高科技产业,没有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便难以成气候;其三,产品成熟度不够,营销以及客服体系也欠完善,品牌影响力尚未建立,有利的信息没有有效到达客户,这也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客户的最终选择。

直面现实,立我所长

    选择洋品牌还是国产品牌?这是国内的伺服客户面对的问题,前者的产品质量稳定、性能好,但往往不能够提供客户所需的多样化服务,而后者在价格上具有相对的优势,且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当前伺服品牌竞争情况让人不禁想起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家电市场——洋品牌扮演绝对主角,国产品牌无论在外观设计还是内在品质都远不能及,因而也处于完全的配角地位。如今,近20年过去了,国内的家电市场早已是国产品牌的天下,洋品牌家电也只能收起原有的傲慢,在这个舞台上与国产家电同台竞技。

    或许我们可以从国产家电品牌的崛起反思国产伺服的突围之路。面对诸多日系、欧美以及台湾伺服产品,摆在国内伺服厂商面前的现实就是:如何在与外来品牌的竞争中夺回主动权并尽快地实现国产替代,逐步提高国产伺服的市场占有率?

    据业内人士分析,当前国内伺服用户的购买因素,占前三位的是产品可靠性、价格和服务,这也成为生产商应该着力关注的几大要素。因为从长远来看,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伺服生产商必须在上述三个方面做到行业内的领先。或许这正为在摸索中的国产伺服指明了与进口伺服全面竞争的着力点。

    首先,核心技术的掌握。核心控制软件的编写是交流伺服产品的基础所在,只要掌握了伺服的“大脑”,才能控制和掌握其“所思所想”,才能在根本上保证伺服的基础性能。国内一些伺服厂商依靠进口软件制造伺服,这其实只是在做一些代工性质的工作,企业也相应缺乏核心竞争力。从长远看,只有那些进行自主研发伺服控制软件,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动态调整的生产商才会在市场中立足乃至成功。埃斯顿、和利时等企业长期立足自我积累,瞄准自主知识产权,表面上难度大,见效缓慢,但掌握了核心技术,对市场的适应性更强。尤其埃斯顿等,其全系列、高质量和优性价的追求,如果没有对核心技术的掌控是无法做到的。

    其次是财力与人力的投入。伺服产业的发展不但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高级科技人才的智力投入。伺服产业是长线产业,伺服品牌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日本发那克(Fanuc)的崛起与富士通集团的大力支持是紧密联系的,富士通在发那克的起步阶段累计投入了10年,资金总额超过10亿美金。人才的积累同样重要。有人说,只有隐忍的人才能做好伺服,这一点一方面说明了伺服研发的艰辛,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伺服人才培养与积累的不易。伺服产业不是一夜暴富的产业,放眼未来,立足长远,持续投入,伺服厂商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南京埃斯顿八年来坚持每年把销售收入的15%作为伺服研发投入,自力更生,甘于寂寞,在取舍之间摒弃诱惑,潜心投入伺服研发,就是典型的例证。

    再就是对客户需求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就是厂商的指挥棒,在品牌林立的伺服市场中,唯有使客户满意,订单才会持续。就客户需求而言,伺服厂商将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即对产品和服务的双重需求。其一,产品规格的多样化。伺服厂商面临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的挑战,目前,从伺服的功率范围上看,100w~2000w是主流,大约占整个伺服市场的70%,而10kw以下的品种占到90%,10kw以上的需求并不多。然而,大功率的伺服不但是未来伺服发展的趋势,也是伺服行业利润率集中的区域,因此,开发宽系列的产品,把握伺服产品发展的趋势,全系列地覆盖各种机械自动控制应用行业,满足不同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是伺服厂商从长期占有市场的必要战略之一。其二,个性化的服务。随着伺服运用的行业日益广泛,不同行业的客户对伺服产品的要求必然存在差异,那么,根据客户特定的要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会有效提高用户的满意度。这两者恰恰是国产伺服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优势之处。无论和利时提出“端到端”价值链,还是埃斯顿提出的与客户共同成长的价值观与“供需共成长”模式,其本质都是更加契合本土客户的实践需求,形成对洋品牌的比较优势。

    此外,营销与客服网络也是伺服生产商必须重视的环节,将营销网络与售后的服务相结合将是对伺服产品本身价值的有效提升。就当下的用户分布看,中国伺服产品的用户区域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和华北,其中华东市场(上海、江浙和山东)占45%,以广东为主的华南和以京津为主的华北各为15%左右,华中和东北大约是10%。根据上述的客户分布情况,建立相应的营销体系和客服体系,与客户充分沟通并及时反馈信息,直至产品的改进形成良性、闭合的循环,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也会不断提升。在利德华福的营销战略中,已经实现了营销网络及服务网络的规模化。组建的重大项目部,海外市场部,能够区别不同客户实现实时响应。

    毋庸置疑,国产伺服与洋品牌伺服的竞争是一场硬碰硬的对抗。在这场对抗中,产品是最有杀伤力的武器,服务则是后勤保障。国内伺服企业要想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必须双管齐下。可贵的是,近几年来,国产伺服正在经历着一次质变,产品从实验室研发到大规模生产,技术从引进到自主研发,华中数控、广州数控、埃斯顿、和利时等企业正渐渐成长为业内小有名气的主力干将。如果这一势头能够延续,那么国产伺服的翻身仗也许很快就会打响。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ogc4.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国产伺服企业竞争力分析

下一篇:伺服产业中国崛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中国 伺服 产业 崛起 埃斯顿 国产伺服
  • 艾威图技术参展2019国际电子电路(深圳)展览会

    深圳市艾威图技术有限公司新款产品ID300伺服全新亮相,EVTA伺服凭借稳定可靠的性能和最新EtherCAT总线控制功能吸引广泛关注。展览会,线路板,

  • 艾威图技术参展2021年ITES深圳国际工业展——诚邀您拨冗莅临展位!

    艾威图技术携手科源自动化技术团队共同参展,展会展出了ID200系列、ID200系列等,同时还倾力推出高性能伺服ID500系列。触摸屏,

  • 喜报!艾威图获评2022年深圳市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深圳艾威图技术有限公司凭借在伺服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与创新优势,成功获得2022年度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荣誉资质。服务,

  • 欧姆龙晶体定向仪高精度测量解决方案:符合SECS/GEM通讯,实现“零”误差的精准切割

    欧姆龙晶体定向仪高精度测量解决方案:符合SECS/GEM通讯,实现“零”误差的精准切割系统,伺服,行业标准,

  • 安川:完美契合 再筑发展新优势

    安川电机作为世界一流的传动产品制造商,其通用变频器、AC伺服、安川机器人等产品长期稳居全球市场占有率前三甲的位置。但在“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盛行的今天,太过专一,反而成了激烈竞争中安川电机的一处软肋,转型为“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已经成为安川电机发展的迫切需求。

  • 安川:新飞跃 新高度

    节能、环保、智能化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重要的发展趋势,作为“电机驱动的专家”,安川每款新品都以更高的性能、更高的安全性,更加环保、更加智能化的设计等,引领着伺服、变频器等领域发展的风向标。为了更好的了解安川、了解伺服、变频器市场发展的动态,中国自动化网(ca800)记者特借2014中国工博会之机,专程采访了安川

  • 安川電機再次荣获三项行业奖项

    2015年1月15日,由国内多家知名媒体、杂志联合举办的2015中国伺服与运动控制&工业机器人颁奖典礼于长春顺利召开。安川電機凭借一直秉持的最优品质和引领制造业变革的前端技术荣获2014最具人气国际工业机器人品牌、2014年度最具影响力伺服与运动控制品牌,安川電機的SEMISTAR-MR124半导体晶片搬运用机器人荣获2014年度中国

  • 伺服产能再度战略升级 安川(沈阳)三期工厂开工正式启动

    5月8日,安川电机(沈阳)有限公司(以下:安川(沈阳))举行了第三期工厂的开工奠基典礼。 沈阳市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的相关领导以及安川电机集团高层等出席典礼,共同庆祝并见证沈阳工厂的第三期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奠基典礼现场安川(沈阳)创立于2008年6月,并于2010年6月建立第一工厂开始生产,是安川伺服装置

  • 人物专访 | 创新驱动 知行合一

    倍福全球总裁及创始人 Hans Beckhoff 先生和倍福(中国)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兴凯先生接受了《MM 现代制造》杂志副总编李峥的采访,探寻倍福成功背后值得产业借鉴的思考与行动。

  • 人物专访 | 创新驱动 知行合一

    倍福全球总裁及创始人 Hans Beckhoff 先生和倍福(中国)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兴凯先生接受了《MM 现代制造》杂志副总编李峥的采访,探寻倍福成功背后值得产业借鉴的思考与行动。

  • 人物专访 | 创新驱动 知行合一

    倍福全球总裁及创始人 Hans Beckhoff 先生和倍福(中国)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兴凯先生接受了《MM 现代制造》杂志副总编李峥的采访,探寻倍福成功背后值得产业借鉴的思考与行动。

  • 西部最大电子信息产业盛会,都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电子信息是四川省支柱性、战略性产业,产业规模居中西部省份第一。到2020年,四川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预计营收将达到13000亿元,总量约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总量的7.6%。

  • 中国国际激光产业峰会24日在济南举办

    在6月24日举办的中国国际(济南)激光产业峰会上,“争取通过3-5年时间打造中国激光产业第三极”的计划内容,由济南市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高术仁向外界透露。

  • 2018 武汉国际汽车制造暨工业装配博览会邀请函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体现国家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湖北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工业互联网支持政策密集出台

    工信部、财政部等部委近期密集出台了《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工作计划》《2018年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工作指南》等多项旨在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产业支持政策。

  • 集成电路国有化望提升 2020年规模将破9000亿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一季度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1152.9亿元,同比增长20.8%。同时,集成电路的进口额也同比增长,高达四成。海关统计显示,1-3月中国进口集成电路923.6亿块,同比增长18.1%;进口金额为700.5亿美元,同比增长38.7%。增速高于2017年全年水平。

  • 制药新时代下与P-MEC China共同见证的中国制药行业崛起

    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欧洲博闻展览咨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UBM Sinoexpo) 协办的“第十二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与材料中国展”(P-MEC China)将于2017年6月20-22日再度强势登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与P-MEC China共同见证新时代下的中国制药行业崛起,为中国高端制药设备生产企业构建起国际

  • OFweek行业研究中心: 中国机器人产业如何实现低谷崛起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不断崛起,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机器人产业第一大国,但是我国机器人市场特别是高端机器人市场基本被国外机器人巨头所占据。中国机器人产业想避免“低水平竞争”而直面“如何低谷崛起”的课题。

  • 新能源崛起 法国在经济危机中寻找绿色生机

      就在几年前,以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开发为代表的绿色经济还被视为环保主义者的时尚词汇,似乎距现实较远。不过近几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传统能源价格波动巨大的双重压力下,绿色产业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作为欧洲可再生能源生产大国,法国一年多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以期在经济危机中把握绿色生机。   大力

  • 国产伺服企业竞争力分析

    国产伺服企业竞争力分析    “洋品牌伺服的价格从1万块降到六七千,这就是国产伺服企业竞争力增强的最好证明”,南京埃斯顿的一位高级研发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的工资虽然比在外企低一些,但是这种由于自己努力,推动整个市场格局发生变化、为国家自主掌握核心伺服技术而奋斗的成就感,只能在本土企业的工作中

  • 伺服产业中国崛起

    伺服产业中国崛起 Servo Product is Raising in China     选择这个时候谈论伺服产业正合时宜。经过20年的发展,伺服产品之于中国制造业,已经不再是许多人眼中为追求苛刻的产品质量而选择的奢侈品,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伺服产品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高效的生产所发挥的作用。正如众多国内伺服产业

  • 机床业上演大国崛起

    业内人士认为,行业内的整合、旺盛的国内需求和政策实质性支持,将成为2007年甚至今后一段时期机床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源动力。 日前,沈阳机床集团49%股权转让项目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的消息公布后,不断有消息称众多资本“大鳄”对该项目窥探已久,纷纷前去考察。而与此同时,作为国内大型机床制造基地之一的陕

  • 中国紧固件在产能过剩中才能不断崛起

        中国紧固件生产能力过剩之说并非空穴来风,2005年我国紧固件产量达370万吨,列世界第一,紧固件生产能力大于市场需求,是个不争的事实。但这都是低档产品,且8.8级以下普通低档标准紧固件占45%——50%,这些都被国务院颁布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中列为机械产品限制类发展项目。可有许多

  • 印度制造业崛起全球瞩目

        尽管几乎没人认为在这一领域印度已经走在中国的前面,但也没人怀疑印度在全球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印度制造业出口额近几年连续大幅增加,从2002年的约370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540亿美元。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如果发展顺利的话,印度制造业出口额在2015年

  • 埃斯顿2022年工业机器人出货量目标超1.6万台

    近日,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埃斯顿在接受多家机构调研时表示,锂电和光伏等行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快速扩张,预计未来2-3年仍会持续高增长,公司产品包括通用及光伏、锂电行业专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核心部件等。

  • 埃斯顿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落户成都

    4月6日,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与成都市成华区政府正式签约,埃斯顿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成华区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

  • 埃斯顿拟增募资 引入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

    7月24日,埃斯顿发布了定增预案,公司拟以11.62元/股的价格向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资近10亿元。

  • 埃斯顿:收购兼并与主营业务相关 “坚持双核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埃斯顿回答表示,其收购兼并主要是针对与主营相关的方向,寻找对未来发展战略有帮助的国际领先技术或是具有销售渠道优势的标的,而不仅是单纯出于财务目的进行收购。

  • 埃斯顿、埃夫特频繁海外收购,为何结局大不同?

    自2016年美的集团斥资对库卡(KUKA)收购开始,在过去四年间,中国企业参与收购、出资的海外企业至少有13起,其中包括美的集团1起、万丰科技开发1起、新松1起、哈工智能1起、埃夫特4起,埃斯顿5起。

  • 埃斯顿完成对德国CLOOS收购交割

    埃斯顿近日发布公告,2019年9月7日,公司披露了《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债券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公司拟通过向控股股东南京派雷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债券的方式购买其持有的南京鼎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

  • 美的狙击KUKA后 埃斯顿再购德国百年焊接机机器人企业

    继美的集团收购世界四大工业机器人品牌之一,德国“工业4.0”政策重要创始成员企业之一的KUKA之后,中国企业埃斯顿再次成功"狙击"德国百年焊接机器人企业—Cloos。

  • 加快外延并购平台建设 埃斯顿拟与控股股东向鼎派机电增资

    埃斯顿近日发布了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公告称,为加快实施外延发展战略,搭建用于收购的平台公司,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双核双轮、内生外延”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积极寻求与公司两大核心业务具有协同效应.

  • 纵享奥运,加油日鼎!——日鼎伺服在转塔冲床上的应用

    数控转塔冲床,日鼎伺服,行业的伺服系统一直由德国西门子伺服等国外大品牌所垄断,但随着国产伺服的不断进步,国内优秀的伺服品牌也开始应用于该设备上,日鼎伺服就是其中之一

  • 韦德电气现身SIAF展 展现国产伺服风采

      3月8日,首届中国广州国际工业自动化技术及装备展览会(SIAF)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盛大开幕,韦德电气携主流产品与众多国内外著名品牌一起参加了此次盛会,展现出国产伺服的风采。   韦德电气座落于风景优美的广州番禺,是专注于国产伺服系统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目前最具规模的集研发、生产、销售

  • 国产伺服 立志突破高端伺服瓶颈

      南京埃斯顿公司(简称“埃斯顿”)总经理吴波近日这样描述公司目前的处境:“发展国产伺服的政策环境好了,突破进口品牌垄断格局的机遇来了,但自身营销体系、品牌号召力仍面临挑战。”    埃斯顿是一家在锻压机床自动控制市场长期占据龙头地位的本土公司,已进行了长达八年之久的资金投入,从一开始的50万元到5

  • 国产伺服企业竞争力分析

    国产伺服企业竞争力分析    “洋品牌伺服的价格从1万块降到六七千,这就是国产伺服企业竞争力增强的最好证明”,南京埃斯顿的一位高级研发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的工资虽然比在外企低一些,但是这种由于自己努力,推动整个市场格局发生变化、为国家自主掌握核心伺服技术而奋斗的成就感,只能在本土企业的工作中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