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2014年中国工业安全生产发展形势展望 (1)

2014年中国工业安全生产发展形势展望 (1)

发布时间:2013-12-20 来源:赛迪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中国 工业安全生产

导  读:

2013年中国工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5月份以来,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这一总体要求开展的安全生产工作全过程督导督查,大力推动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截止8月底,工矿商贸领域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726起,死亡4623人,同比下降15.7%和16.3%;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5.7%和25.7%。

一、对2014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工业安全生产将继续持续好转

  2013年我国工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5月份以来,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这一总体要求开展的安全生产工作全过程督导督查,大力推动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截止8月底,工矿商贸领域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726起,死亡4623人,同比下降15.7%和16.3%;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5.7%和25.7%。钢铁、石化、建材等重点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冶金机械等8个行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6.6%和17.7%,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表1 2013年1-8月工矿商贸领域安全生产较大事故数据对比

2014年中国工业安全生产发展形势展望 (1)

  展望2014年,我国工业安全生产形势将继续保持好转态势。首先,经过两轮由国务院安委会组织的16个综合督查组的全覆盖式、持续进行督察、检查,以及各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督查和检查,工业领域严重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将得到有效抑制;其次,安监总局14个暗查组,他们每到一处基本上都有媒体记者参与,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进一步震慑了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第三,安监总局组织了16个专项督查组,针对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冶金等工业重点行业领域,分赴各地开展专项督查;第四,工信部组织督查组对民爆行业、通信业和部直属单位开展了安全生产的全面督查、检查。这些政策措施的递延效果,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都将为工业安全生产形势好转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工业领域重点行业安全生产压力增强

  2013年1-8月,受到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外需萎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推进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紧迫和艰巨。在工业安全生产重点行业中,石化、化工、冶金、有色等生产增速都呈现放缓的态势,对安全生产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安全生产投入不足;二是过分关注经济指标完成,轻视安全生产工作;三是追求经济效益,违法违规生产造成安全生产隐患增加。2013年1-8月,全国发生因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导致的较大以上事故366起,分别占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48%和50.1%,一些企业仍存在无证或证照不全非法生产、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违法违规生产等现象。

  展望2014年,随着国家一系列调结构、稳增长政策的落实,将带动工业经济平稳合理运行。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安全生产压力将继续加大。一是根据以往经验,一些企业在追求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时,容易产生重生产轻安全的问题,给安全生产带来潜在隐患和危险;二是对于工业领域安全生产重点行业,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打非治违”的力度,将“打非治违”作为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

  (三)安全产业将进入良性发展时期

  工信部和国家安监总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安全产业自2012年起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3年是落实安全产业指导意见、推进安全产业快速发展最重要的一年,安全产业保持了稳步发展。一是各地安全产业园区(基地)正在积极布局、快速建设。特别是重庆和徐州的安全产业基础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正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二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了安全产业现状调查。 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从事安全产业的企业已超过1500家,销售收入超过了2000亿元,产业呈现良好发展状态。三是筹建安全产业协会,提升政府与安全产业企业之间的协调能力。

  展望2014年,是推进落实《关于促进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各地安全产业规划的重要一年,安全产业发展面临重要机遇。第一,2014年将出台《安全技术和产品指导目录》等配套文件,有利于先进、高效、可靠、实用的安全专用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第二,正在修订中的《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将有利于安全产业吐旧纳新,提高安全产业经济效益;第三,各地已经开始和正在建设一批安全产业园区(基地),积极布局,预计2014年安全产业将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四)通过安全生产技改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安全技术改造是提高工业领域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举措,《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中明确将钢铁、有色、建材、化工、机械等九个行业的110项工艺技术、装备纳入技术改造支持范围,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同时,2012年和2013年,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共安排安全生产类技术改造项目276项,总投资170亿元。在钢铁、石化、有色、建材、装备相关重点行业,开展了安全生产动态监测监控、安全隐患排查、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特种设备管理、高危工业产品运输监控等11个方面100个项目的信息化促进安全生产示范推广工作,引导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

  展望2014年,安全技改仍将在工业技术改造中占据重要地位,将为提高工业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一是《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中,促进安全生产位列九项重点任务之一;二是国家关于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将安全生产作为八个优先支持的方向,并且十个重点专题之中,有八个涉及到了安全技术及产品;三是中央预算内资金也将对工业安全生产技术改造给予支持,特别是对高危行业成熟的关键共性技术及工艺设备推广给予重点支持。

  (五)两化深度融合将成为提升工业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

  工信部成立以来,在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等安全生产重点行业,开展了安全生产动态监测监控、安全隐患排查、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特种设备管理、高危工业产品运输监控等信息化促进安全生产示范推广工作,引导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2013年9月发布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中,又将两化融合促进安全生产列入了“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提升行动”之中,将围绕特种设备管理、安全隐患排查、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人员安全管理、高危工业产品运输监控和管理等关键环节,支持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民爆等重点高危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建设,促进生产本质安全。

  展望2014年,信息化将成为提升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一是实践证明,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不仅为工业安全生产提供保障,而且可成为工业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的评定范围中包含安全生产信息化,这些示范企业必将引领安全生产信息化不断发展;三是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的支持,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发展和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建设,将使信息技术在提升工业系统本质安全水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工业领域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仍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2013年全国和工业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乐观,但是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和死亡人数总量仍然偏高。在工业系统,钢铁、石化、建材、民爆等工业安全生产重点行业多次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工业领域重特大事故同比有所上升,安全生产水平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工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尚需完善

  工信部成立后,我国工业安全生产标准制订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不够完善,缺乏统一性。首先是国家与行业两级标准体系之间,以及各类行业标准之间欠缺沟通和衔接,标准对象存在交叉、重复;其次是标准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既有独立的安全标准,又有包括环境适用性能及安全性能等相关要求的规范性标准;再次是配套的部门规章修制订进程偏慢,难以适应技术发展和安全生产形势的需要,各地方立法和规章制定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源头治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我国安全生产指导体系是随着工信部的成立建立起来的,并且在工业领域安全生产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与安监部门综合治理形成了闭环管理模式。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工业安全生产指导体系长效机制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亟待调整和完善,源头治理工作的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目前我国安全生产指导体系仍处于初级阶段,石化、化工、冶金、建材、有色、机械装备、选矿业、轻工、纺织等其他行业,包括部分省份经信委负责的煤、电、油、运等行业,安全监管和行业管理分离,整个管理体系的联动机制尚需健全和完善。

  (四)安全产业发展与实际需要还有很大差距

  我国安全产业的发展仍处于成长阶段,市场规模和份额较小,发展较为缓慢。同时,行业缺少统一的规划指导,以及有利的政策环境,国家财政、金融、税收、保险(放心保)等政策尚未建立起来,有利于安全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尚待建立。此外,我国安全产业集中度偏低,即使在安全产业发展较好的重庆市,产业集中度也仍然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国外跨国巨头进入我国,虽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但也占据了国内的高端市场,给本土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调查显示,我国安全产业2000多亿元的产值与国内市场上万亿元的需求差距巨大,我国安全产业亟待加快发展步伐。

  (五)新兴产业的安全发展亟待关注

  七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核电技术产业,本身就必须将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条件,还有一些产业,如新能源汽车,其安全因素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锂离子电池引发火灾甚至爆炸的报道屡见不鲜,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对于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和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仅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工业领域安全生产指导体系建设

  一是要健全工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工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重点在提升工业行业本质安全水平,有效控制重点行业(领域)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职业危害,进一步改善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二是落实重点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完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突出安全生产人才培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以及做好职业安全健康等多方面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工业安全生产管理联动机制。完善与各行业安全监管部门、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的管理联动机制,依法参与事故调查处理,配合做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强化工业行业安全生产的源头预防、企业管理、监督检查、教训汲取的闭环管理。

  (二)进一步加快推进安全产业发展

  一是支持安全技术和产品产业化。重点支持安全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业态的产业化,逐步形成一批集成性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应用广泛、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的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二是支持安全生产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推广应用。重点支持解决安全领域共性和关键技术难题的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示范试点,支持安全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三是支持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创建工作。积极培育建立一批安全产业特色园区,鼓励企业集聚、集约、关联、成链、合作发展,搭建公共技术服务、信息、物流、融资租赁、市场等平台。四是研究建立安全产业投融资机制。设立安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以政府扶持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多元社会资金参与的投入机制。

  (三)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工业领域本质安全水平

  一是提升安全生产重点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大石化化工、冶金、有色、建材、机械、民爆等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技术改造,提高企业安全防护和信息化监管水平。二是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重点包括:第一,加快车联网建设和北斗系统应用,特别是在危险化学品运输监管方面的应用,以道路运输车辆安全监控信息化作为抓手,提升道路交通本质安全水平。第二,做好对地下管网的预警报警,化粪池等重点部位的监测监控,进一步增强城市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能力。第三,支持打造以安全技术、系统集成及设备研发与制造为核心的矿山安全物联网产业集聚区,加快形成设计制造、系统集成及软件开发服务为一体的矿山装备安全产业链。

  (四)完善工业领域安全生产标准

  一是进一步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建设,特别是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及时制修订安全生产标准,开展标准实施效果的跟踪评价;二是提高重点行业安全准入门槛,结合产业布局,淘汰无安全保障的企业,提升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三是发挥标准化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作用,开展政策、标准、规范的制修订,推广工业领域安全生产所需的先进适用技术,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五)研究新兴产业的安全发展问题

  研究新兴产业中的安全问题,对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新兴产业中既有核电产业这样的高危行业,也存在新能源汽车这样受安全制约因素的产业,认真研究这些行业的安全发展,才能消除制约因素;二是对于需要应用安全可靠装备的相关新兴产业,要通过制订安全标准、从设计、制造、检测等各个环节保障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三是对于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和装备的新兴产业,要大力推进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安全发展提供更新的保障手段;四是要明确新兴产业的安全监管职责,把新兴产业,特别是要理顺存在安全隐患的产业或生产环节纳入重点监管范围。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s0bppgpr7n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2013年工程机械行业收购事件盘点

下一篇:国内外配电自动化现状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中国 工业安全生产
  • 工业安全生产厂

    北京同为是国内雷电防护领域和电气安全领域的领先供应商,致力于向客户提供多种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优质产品和服务

  • 工业生产敲起安全警钟 自动化产业需加大完善

      目前,安全环保仍然是石油石化企业的薄弱环节,“事故多、死亡人数多”的状况仍没有根本改变,还存在发生重大事故的苗头。安全生产典型事故仍然时有发生。    同时,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背景下,中国工业领域产业安全风险加大。民族自动化产业急需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面对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