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新能源汽车再也没有骗补期

新能源汽车再也没有骗补期

发布时间:2017-01-03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补贴 新能源汽车

导  读:

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决定从2017年1月1日起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政策(下称新规),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进入全面市场化竞争时代

 今年政府补贴锐减,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合规的新能源车企业造成重创。

众所周知,比亚迪十分依赖政府补贴,以该公司新能源车“秦”为例,政府补贴约占售价的30%,此番补贴减少20%,对售价的影响约6%,必将会影响最终销售业绩。

去年12月12日,比亚迪发布消息称,因为新能源汽车政府补贴尚未到账,积累大量应收补贴款(政府补贴约4.75亿),现金流持续为负。在此情况下,花旗将其评级为“沽售”,认为在新能源补贴削减20%的背景下,比亚迪2017年盈利前景将倒退21%。

目前,赶在新规还没有全面实施之前,各大品牌已开始进入促销大战。比亚迪EV300、北汽新能源EU260、吉利帝豪EV在不降补贴之下仍有过万元的现金优惠。

此外,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补贴不但会逐渐退坡,到2020年甚至会取消补贴,让新能源汽车和生产企业完全进行市场化竞争。彼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将与跨国汽车公司再次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

从国外车企布局来看,大众汽车发布的2025战略中,关于电动车大众汽车的计划是在未来10年,推出超过30款纯电动车型。大众汽车将发力电池技术,并将此作为一个新的竞争力。

相对于大众汽车而言,通用汽车的新能源战略更加本土化,今年3月,通用汽车公布了在华的新能源战略,其中明确表示,到2020年,将在中国市场推出10余款新能源车。

 在通用规划的5年10余款新能源车型中,将涵盖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以及宝骏这四大品牌。且每年推出至少1款国产混合动力车,覆盖从弱混到强混,非插电到插电式的全类型新能源产品。此外,基于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的各自旗舰产品都将在今年推出新能源版车型。

 该计划公布至今,通用已经先后向市场上推出了国产的全新一代君越混动版,和迈锐宝XL全混动车型。

 此外,宝马、北京现代均表示在未来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投入。此外,像乐视、格力、蔚来汽车等这些造车新势力都选择了技术门槛在同一起跑线的新能源汽车,可以预见,2017年新能源汽车由高速规模向追求品质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的竞争程度却丝毫未减,未来又有几家能够存活成为新的疑问。

技术和环境依然是巨大阻碍

中国新能源汽车尚处于示范运营阶段,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普及销售。尽管近两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迅速,但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初衷,并不在于保护环境,更多是为了牌照优惠和政府补贴,节能环保这一核心诉求被排在了末尾。

据统计,2015年,有近3/4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实行限行、限购的城市。2016年,试点城市虽有所增加,但购买初衷并未改观。

从技术上来看,续航能力和充电设施不够普及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阻力。目前市场中,大部分车型续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下,但业内专家表示,“400-500公里应该是让消费者能够放心使用的续航里程。”

相比销量攀升的新能源汽车,配套充电设备则有些跟不上节奏。小区物业经常会以电力设施不匹配为由拒绝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安装,而在公共区域中,充电桩的数量更是屈指可数,有效使用率持续走低。

 据国家能源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0月,我国共建有公用及私用充电桩27.7万个,车桩比2.7:1。显然,充电桩建设的滞后已经影响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前不久发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规程》,并开始征求民意。根据新规要求,未来每半径5公里将规划一个充电桩;新建居住区将100%预留充电桩安装条件,且居住区充电停车位拟不少于18%。

归根结底,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依旧缺乏核心技术,车企不应把竞争力的基础放在政府补贴之上,而是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与燃油车相抗衡。

解决这些问题,自然是加大研发力度。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自主研发的很少,大部分是在传统燃油车基础上改造的。未来新能源汽车是围绕电池、电机、电控、乃至新的应用场景重新研发和设计,这需要车企和核心零部件企业真正在研发技术上进行战略投入。

上页 1 2 3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ves68oif1u1_3.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补贴门槛提高 三元锂电迎机遇

下一篇:我国推动机器人相关标准发展进程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补贴 新能源汽车
  • 2020年年底之前 中国将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

    1月18日据中国日报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称,在2020年之前,中国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将进一步削减,直到2020年年底全部取消。此举将加速那些没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厂商逐渐退出新能源汽车这个快速增长的行业。

  • 1.2万亿!财政部大力度补助光伏

    经过三年的高速发展,到2017年底、中国光伏装机量超过1亿KW。测算在全国范围内一二三类资源地区平均年发电量1200小时,每年可产生电量1200亿度;结合各地的燃煤标杆电价基数与合同上网电价之差值,每度电平均国家财政补贴约0.50元,每年国家财政需支付600亿补贴;在国家政策合约期20年内,财政部合计需预算支付1.2万亿补贴

  • 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或突破600亿 补贴政策亟需调整

    近期召开的《可再生能源法》研讨会指出,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挑战,弃电和补贴问题首当其冲,截至2016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累计达到550亿元,今年预计将突破600亿元。

  • 苏州:用工业机器人最高补贴500万

    日前,市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智能装备和物联网应用的若干政策》,加快推动“苏州制造”向“苏州智造”转变。根据《政策》,2016年至2018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新增不低于5000万元的工业转型升级扶持资金,支持工业企业实施装备升级改造;企业采用工业机器人,最高可获500万元设备投入补贴。

  • 机器人产业处于探索阶段 警惕过热风险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全国一共有接近40个城市将机器人产业作为当地的重点发展方向。这带来一个问题:机器人产业是否会出现如光伏产业一般的无序竞争,最终导致高端产业低端化,甚至劣币驱逐良币?需要指出的是,这场机器人产业“竞赛”中,不少地方给出诱人的“补贴”政策,既有针对机器人生产厂商,也有针

  • 厦门研发智能制造设备 最高可补贴500万元

    记者从厦门市经信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获悉,本市企业研发首台(套)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将可申请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专项补贴,本次申报截止日期为6月30日。

  • 各地新能源汽车补助政策

    为推广新能源汽车,政府通过资金补贴促进民众的购买,那么各地补贴政策又是如何拉动市场需求,促进绿色能源使用呢?

  • 2016年光伏系统成本将持续下降

    目前制约光伏行业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高昂的系统成本,因此光伏发电必须依靠补贴才能保证效益。近年来,作为光伏系统造价中占比最大的光伏组件受原材料成本下降、技术工艺升级等因素影响成本逐年下降。

  • 7月24日在线研讨会 | 如何高效验证整车热管理控制系统

    7月24日,经纬恒润将与您相聚直播间,结合多年汽车电子领域研发及测试的经验,分享和探讨整车热管理系统HIL测试解决方案。诚邀您云端相聚,我们不见不散!研讨会,控制,新能源,新能源汽车,

  • 来,2025华南液冷散热年会 解码搅拌摩擦焊多场景应用

    近期,第四届麦麦展华南区液冷散热系列年会暨晚宴交流会在东莞举行。本届大会汇聚了全球液冷散热领域的顶尖企业和技术精英,共同探讨液冷散热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趋势。系统,焊接,新能源汽车,

  • 华北工控BIS-6960P-A10TW:适用于整车制造焊接线的机器人集群化控制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整车制造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华北工控基于工控力量为汽车制造提供更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焊接机器人智能控制方案,推出了支持12/13/14代 Intel Core处理器系列的BIS-6960P-A10TW等嵌入式AI计算机。

  • 欧姆龙亮相SNEC 2025:助推新能源产业加速升级,为零碳未来蓄能

    2025年6月11日至13日,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及数智低碳转型专家——欧姆龙器件与模块解决方案事业(以下简称"欧姆龙")——携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交/直流充电桩、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重磅亮相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SNEC 2025",展位号6.

  • 经纬恒润与长飞先进达成战略合作,共推碳化硅模块新能源汽车应用

    近日,经纬恒润与安徽长飞先进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飞先进”)顺利完成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汽车动力及碳化硅功率半导体领域的资源优势,共同推进国产碳化硅模块的车规认证进程及批量生产、交付,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科技聚焦:一周热点回顾 (2025年5月13日-5月20日)

    本周,全球科技产业继续保持活跃态势,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迎来多项重要进展和行业盛会。政策利好持续释放,技术创新不断突破,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产业发展图景。

  • 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本周科技产业亮点回顾

    过去一周(围绕5月8日至5月15日),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及半导体等领域涌现出多项重要进展和行业动态,政策层面也持续发力,共同勾勒出中国乃至全球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 一周科技与产业领域新闻综述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举行**: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亦庄开跑,20支人形机器人参赛队和9000余名人类跑者同时出发,展现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化潜力。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即将开幕**:4月23日至25日,成都工博会将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行,聚焦“创链新工业,共碳新未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