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纺织业机器代人仅是时间问题 人口红利将成人口恶梦

纺织业机器代人仅是时间问题 人口红利将成人口恶梦

发布时间:2017-07-21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机器人 人工智能 人口红利

导  读: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破坏性比过去的蒸气、电子、组装厂或电脑革命影响更大,因为人工智能取代的不只是例行工作,届时人口红利即将变成人口恶梦。

机器人,人工智能,人口红利

近年纺织业在东南亚与南亚国家当地创造了大量工作机会,拥有大量人口与低薪的南亚国家希望人口红利可以率领国家走向经济繁荣,世界银行估计未来 20 年,南亚地区一个月会新增 120 万名劳工,20 年后将新增 2.4 亿人,但在世界彼端发展的自动化技术将造成巨大冲击。

据报导,位于美国亚特兰大的 SoftWear Automation 正在开发纺织机器人 Sewbot,可以将整个服装制造过程完全交给自动化,但要达到低价与可靠性以取代人类,还要一段时间。印度一名纺织工人一年赚 1,200 美元,但现在一台 Sewbot 成本要数十万美元,不过取代人类只是时间问题,届时将破坏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

以人口红利做为经济成长基础的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受到的威胁更大。印度经济学家认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破坏性比过去的蒸气、电子、组装厂或电脑革命影响更大,因为人工智能取代的不只是例行工作,届时人口红利即将变成人口恶梦。

1980 年后制造业工作成长速度很慢,甚至有些产业还下滑,2003 年到 2009 年,南亚的就业成长只有总体经济成长水平的三分之一,主要原因是科技进展快速,导致某些产业大量失业。

过去 30 年繁荣的印度 IT 服务公司,也开始受到自动化云端运算系统的影响。Infosys 与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今年都开始裁员,在印度清奈的现代汽车工厂引入 400 个机器人取代大量人力。不愿具名的印度科技业者也表示,印度科技业的失业情况会更加严重,他的公司评估过引入人工智能可以取代半数员工。

纺织业首当其冲,特别是高度依赖服装业的孟加拉,出口总额的 82% 是衣服,2.5% 的人口从事服装生产。包含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在内,有 2,700 万人受雇于纺织业。

现在中国工厂劳工赚的钱比印度劳工多 5 倍,接近葡萄牙与南非的水准。另外一个原因是现在制作一件 T-shirt 几乎与 19 世纪自动纺织机发明时完全一样,因为机器人很难拾起柔软不规则的棉花并精确地移动,手工缝纫是由许多微小的过程和决策组成,因此很难被软件复制。

缝纫的 4 个步骤,拾起物品、对齐、缝制和处理,只有缝纫已经自动化,其他部分仍然由人类完成。但亚特兰大公司开发缝纫机器人 Sewbot,为了解决精细材料的问题,他们给机器人相机,像眼睛一样功能,就像工程师开发自动驾驶车一样。

照相机拍摄被缝合的材料加以分析,然后引导机器人手臂的运动,沃尔玛投资 200 万美元作为自动生产牛仔裤计划的一部分。今年 9 月 Sewbot 成功完成牛仔裤缝制,明年计划扩大到 T-shirts,现在 97% 的 T-shirts 在美国以外生产。

为何这些大型零售商有大量廉价劳工还要需要机器人?原因是速度,现在要一次生产 10 万件衣服,必须在 9-12 月之前下单到中国,如果零售商希望更贴近市场,可以先下单 1 万件,一个月之内就可以交货,先送到市场测试水温。亚马逊于 4 月提交一项专利,内容就是按需制造的服装生产自动化技术。

然而仰赖劳工经济的新兴国家如何应对?印度财政部长认为还有时间,现在纺织机器人要全面取代劳力可能还要 10 年甚至 20 年,他认为在机器人变聪明且便宜以替代人类之前,良好培训、精心组织的自由贸易协定,和劳动市场改革可以增加制造业工作机会。

其他人认为新兴国家应该专注发展服务业,如旅游、运输、金融,以弥补制造业供给不足的损失。但如果国家错失良机,那么自动化造成的社会冲击就会很巨大,印度新德里的非营利组织 Pahle India Foundation 认为,所有受教育的年轻人可能会因为自动化而失业,届时就是印度的梦靥。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8002/news/d_1nvgkcpm42jo4.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市场规模达上亿!未来家用光伏电站市场将持续爆发

下一篇:机器人四巨头与顺德家电三剑客“热恋”将激荡出怎样的新产业江湖?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机器人 人工智能 人口红利
  • 智能制造与AI、机器人技术周报(6月15日-6月21日)

    本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热点频现,多项重要会议、技术发布及产业政策动态集中呈现,共同勾勒出中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与产业创新的蓬勃图景。机器视觉,

  • 一周工控与智能制造领域要闻回顾

    2025年6月4日至6日,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览面积突破10万平方米,汇聚全球1200余家顶尖企业,聚焦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能源转型等领域的最新技术与产品。机器人,

  • 【安川新品】GP215L & GP300 机器人——加强性能,智造未来

    安川推出了工业机器人新机型GP215L与GP300,以强化的性能与智能化技术,助力企业高效生产,智造未来!自动化,

  • 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初工业与科技一周热点聚焦

    本周,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能源转型及智能制造等领域迎来多项重要进展与热点事件,展览盛会、政策发布、技术突破与企业动态交织,共同绘制出产业蓬勃发展的画卷。机器人,

  • 2025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盛大开幕

    6月4日上午,由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与东浩兰生会展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华南工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华南工博会,融合深圳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元素,汇聚全球工业创新资源。机器人,自动化,智能,机器视觉,

  • 科德宝集团加码中国:恩福(中国)技术中心开幕,打造本土发展新引擎

    全球技术集团科德宝旗下的恩福(中国)于2025年5月29日举行技术中心暨无锡新厂房开幕仪式。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是科德宝集团深化本土发展、赋能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玮,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区长顾文浩,科德宝集团、NOK株式会社及恩福(中国)高管与合作伙伴

  • 本周工业及科技领域报道(2025.5.26-5.30)

    本周,全球工业及科技领域亮点纷呈,从前沿技术突破到行业政策发布,从市场数据变化到企业合作动态,共同描绘出一幅充满活力的产业图景。机器人,制造业,智能,机器视觉,

  • 华北工控EMB-3513边缘AI计算主板:AMR机器人集群协作的硬支撑

    华北工控以嵌入式力量助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聚焦需求旺盛的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市场,着力实现AI与边缘计算的融合应用,新推出的EMB-3513主板搭载恩智浦i.MX93/91处理器,支持边缘AI计算,接口丰富,可赋能AMR机器人的智能化控制与集群协作。

  • 2018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图)

    人口红利是指因为劳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上升所伴随的经济成长效应,它通常发生在人口过渡时期晚期,此时因为生育率下降,使得受抚养的青幼年人口减少,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信息行业是典型的上游行业,主要服务于不同行业的信息化需求,如教育、医疗、金融、政府、工业等等,上游景气度提升能有效带动信息化投入的提

  • 3C自动化设备渗透率低 市场空间可达2500亿

    我国3C设备行业的市场空间预计3614亿,但是自动化设备渗透率很低,约15%-25%,预计到2020年自动化设备空间可以提升到2500亿元。近些年3C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远超行业增速,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自动化成为行业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 机器人需求率先爆发之八大行业解析

    对于未来,我们的思考机器人行业下一个需 求爆发点究竟在哪里?我们判断,1)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工业机器人率先被用于以 3C 装配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工业; 2)以智能为核心的高端服务机器人空间无上限, 但大都处在研究和实验阶段。

  • 七大门坎打垮制造业

    曾几何时,“中国制造”曾是国人的骄傲。凭借制造业成本低廉等优势,中国曾一度吸引了不少外商投资中国制造业,人口红利也曾一度支撑了中国经济发展。风云变幻,现在,“中国制造”正在遭遇着空前的危机,不少企业在纷纷倒闭,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中国制造业的前景表示悲观。

  • 制造业倒闭原因剖析

    我国制造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一直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工费用的增长,传统制造业依靠人力发展的道路已经越走越窄。近年来出现了制造业倒闭潮。

  • 是伙伴还是敌人?工业机器人的未来之路

    作为人工智能的主要载体,机器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在工业领域。由于劳动人力短缺与人口红利流失,到2025年世界机器人市场将高达669亿美元。工业机器人已经逐渐成熟并渗透到了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包括食品、医药、家电、电子制造、汽车、金属加工等行业……

  • 人口红利断裂先兆 三类机器人借势腾飞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人口红利出现断裂先兆。未雨绸缪,各大产业公司正在谋求以机器人代替劳动力,以提升成本竞争力,对抗不利因素。工业机器人市场随之兴起。

  • 珠三角制造业面临集体煎熬 代工厂密集停产

    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和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是挥之不去的。如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消除实体经济在体制机制层面与市场经济不匹配的障碍,成为重振中国制造业雄风的关键。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