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数据分析在新时代出行方面的应用与探讨

数据分析在新时代出行方面的应用与探讨

发布时间:2021-12-21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新材料 新能源车 无人驾驶

导  读:

2020年3月,国家提出了加快新基建的建设进度,汽车出现了新四化: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网联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将成为整个汽车制造行业关注的焦点,同年4月,提出了“积极发展新能源”。今年7月,中央高层级会议提出“支持新能源车加快发展”,新能源、智能大数据、车联网、无人驾驶、新材料等技术的应用,正在颠覆传统汽车产业模式。

近日,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第 2 号修改单发布,自 2022 年 1 月 1 日开始,新生产的乘用车要求配备 EDR(Event Data Recorder,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也被俗称为汽车的“黑匣子”。

早在2016年,工信部就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中对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运行状态、全生命周期运行和安全状态及使用维修情况做了监测规定。此次国标条例更新,给传统车企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除了基础数据的硬件采集,如何利用数据提高车辆安全性,优化车辆设计成为新的议题。

目前传统车企及新能源车企在数据方面都面临以下场景问题:

电池信息实时监控,车辆运行状态监控,车辆故障实时预警,车辆历史工况数据查询,对接国家监管平台。电池性能/剩余寿命分析,车辆能耗分析,驾驶行为分析,关键零部件健康分析,自动报表导出等。

新时代出行背景与特点

2020年3月,国家提出了加快新基建的建设进度,汽车出现了新四化: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网联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将成为整个汽车制造行业关注的焦点,同年4月,提出了“积极发展新能源”。今年7月,中央高层级会议提出“支持新能源车加快发展”,新能源、智能大数据、车联网、无人驾驶、新材料等技术的应用,正在颠覆传统汽车产业模式。整车厂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已开始布局出行行业,为未来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数据分析在新时代出行方面的应用案例

根据新能源车相关法规要求,结合Altair数据分析工具的特点,在此介绍两个方面的应用案例。

网联车辆监控及其应用

网联车辆是利用传感技术感知车辆的状态信息,并借助无线通信网络与现代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交通的智能化管理、交通信息服务的智能决策和车辆的智能化控制。网联车辆监控可以实现下面几个业务价值:

实时掌握车辆运行状态,针对不同车辆进行实时故障统计和反馈,大幅提高了质量改进效率;监控新能源车辆行驶状态,实时了解车辆性能,特别是电池温度、剩余电量等状态,及时反馈给运行商或驾驶员;出租车队、物流车队、特殊运输车辆(冷链物流,危险品运输等),实时了解包括车辆、驾驶员状态之外的运输物品状态,让管理团队和驾驶员及时了解信息;汽车分时租赁、共享汽车运营商可以实时获取车辆所在的位置,减少停工期并准确地监控车辆状态。

Altair数据分析案例:实时监控驾驶员状态和分析驾驶行为

本案例以车辆和驾驶员两个维度去监控,对于车辆,可以查看车辆的地理位置,车速,车辆的各种属性;对于驾驶员,可以查看是否系安全带,持续驾驶时间,并可分析是否有异常驾驶行为等等。Altair数据分析解决方案不仅能实现对于信息的实时查看和监控,更能通过分析改进车辆运行效率,避免车辆和驾驶员的事故发生,减少车辆停工期,为企业规避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运营收入。

新能源车电池寿命预测

新能源电池,由于其材料化学原理,经过一定的充放电次数后,电池续航里程将下降,无论是对于厂家,还是用户,都需要了解其电池的续航能力,即剩余寿命,由于每个用户的使用环境,频率,场景不一样,电池衰减也不一样,这样就有必要去预测一下电池的剩余寿命。目前比较流行的是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大量的历史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的剩余使用寿命。

Altair的数据分析解决方案中所涵盖的机器学习工具Knowledge Studio,采用自带的多种预测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出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

下面的图片介绍了利用Knowledge Studio来预测电池剩余使用寿命的案例,从结果可见预测的剩余寿命与实际的检测结果非常接近。

新能源车,,无人驾驶,,新材料

Altair Knowledge Studio电池寿命预测流程图,直观的拖拽界面易于使用

新能源车,,无人驾驶,,新材料

预测的剩余寿命与实际的检测结果非常接近

除了上述两个应用案例之外,数据分析在车辆的研发,生产,运营等领域,还可以做下述几个方面的应用,如果您对于这些行业应用感兴趣,可以与我们共同探讨:kwinfo@altair.com.cn

生产车间设备(比如机器人)预测性分析与维护

车辆热管理智能控制系统

材料参数与性能预测和优化

行人保护与深度学习

保修风险状况分析

问题根源分析

构建专家系统

2022年车联网及物联网趋势预测

Altair首席技术官Sam Mahalingam认为2022年的物联网趋势有两个主要的关键词:分布式云与持续智能。

分布式云将是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成功的答案。随着物联网应用的增加,特别是在通过工业互联网的制造车间,越来越多的实时数据源从不同的系统中发挥作用。对于企业来说,要利用这项技术,无论是为了提高效率还是预测性维护,数据处理都需要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进行:首先,实时数据洞察需要在边缘收集,然后流回到云中。利用这种“分布式云”方法将是企业通过创造更好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处理能力来满足特定时间和性能要求的最佳方式。2022年,寻求更多参与IoT的企业采用分布式云框架,将云计算能力从数据中心扩展到边缘。

持续智能实现更灵活的业务决策。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需要对更多的数据进行处理。随着制造商和其他企业以更高的效率提供新的产品理念,新的数据分析模型(如增强分析和持续智能)对于提升思维至关重要。例如,把持续智能,实时分析集成到业务运营中,使用户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数据。由于持续智能处于“无摩擦状态”,消除了中间环节,企业可以利用这些基于自动化计算和具体建议的持续、人工智能驱动的见解,在数据事件发生时做出可操作、前瞻性的决策。这种更准确的信息模型有利于需要及时响应的业务领域,包括供应链、欺诈检测、客户体验和物联网制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新材料 新能源车 无人驾驶
  • 2024亚太(深圳)国际精密加工及设备展览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以产品全生命周期价值链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集成为核心,以企业内部纵向管控集成和企业外部网络化协同集成为支撑,以物理生产系统及其对应的各层级数字孪生映射融合为基础,建立起具有动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和精准执行功能的智能工厂进行赛博物理融合的智能生产,实现高效、优质、低耗、

  • 树脂展---2021中国(深圳)国际合成树脂新材料展览会

    2021中国(深圳)国际合成树脂新材料展览会,将于8月在深圳举办,国际合成树脂新材料展览会是世界新材料产业领军展会。展会聚集新材料、形成设备、化工原料及应用领域成果展示,展示合成树脂新材料,推动合成树脂行业稳步发展。

  • 新年寄语自动化&新能源篇:利德华福、蓝海华腾、合康新能、新风光、卧龙电气、东方日立等

    2021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将加大在基础研究、前沿科技领域研究和存在瓶颈的技术攻坚方面的投入(例如芯片和半导体、软件、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先进机器人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技术等),重点支持“四基”领域(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

  • “高交会1号馆IT展—智能制造展区”即将亮相

    2019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集成果交易、产品展示、高层论坛、项目招商、合作交流于一体,重点展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 国内超半数国际专利申请来自深圳 5G新材料等尖端技术开发获得支援

    2018年国际专利申请件数统计发现,深圳占到中国申请件数的52%,大幅超过居第2位的北京市(13%)。深圳借助国家补贴政策等,在5G和新材料等尖端技术开发领域获得支援,专利申请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 【2017碳材料行业评选】:50强科研院所候选名单出炉

    由DT新材料发起的“2017碳材料行业百强评选”已于2017年9月份正式启动,本届评选活动联合百余家知名战略合作媒体共同举办,特邀国际学术专家、企业精英、投资人、政府人员和媒体从业者等十余位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为碳材料行业最具代表性、专业性和影响力的评选活动。

  • 马凯:下大力气把新材料产业搞上去

    马凯在浙江、江苏深入碳纤维、石墨烯、特种合金、先进高分子材料等企业和科研机构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马凯指出,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我国新材料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发展中还存在创新能力薄弱、装备工艺落后、市场培育不足、支撑体系不健

  •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已成熟

    近日,北京市科技委员会新能源与新材料处相关负责人在北京市两会的政务咨询上表示,2016年下半年,第一批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将陆续退役,而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绝对能够达到无污染处理的水平。

  • 经纬恒润门模块产品成功配套多款主流车型

    近日,由经纬恒润自主研发的门模块产品,陆续在吉利含旗下领克、极氪品牌,以及高合汽车、Lucid等多家国内外新能源车企的首发车型上实现量产,多款后续车型正在开发中,十多款车型预计会在23-24年陆续量产。

  • 资本市场为何追捧IGBT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汽车充电桩、直流变频家电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IGBT需求也进入了爆发期,IGBT市场容量也在加速提升。但IGBT的销售市场一直被英飞凌、三菱、富士电机、安森美等极少数经销商垄断,中国功率半导体的销售市场产出率稍低,中高档输出功率不足10%,国内功率半导体的替代空间巨大。

  • 11月28日在线研讨会 | 基于ASPICE&CNAS的单元测试解决方案

    随着新能源车、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本身复杂度越来越高,应用场景也是复杂多样,对于如何保证软件质量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 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线束市场巨大

    2017年我国新能源车年产量79.4万辆,线束市场40亿,预计2020年产量达到225万辆,市场达到112亿,到2025年新能源车线束市场将可达367亿。

  • 电力设备行业:CATL获IPO批文 智能制造预见未来

    新能源车:CATL获IPO批文,新能源车加速驶入赛道。本周五(18日),证监会公告核准了宁德时代在创业板的首发申请,值得注意的是其募资额缩水至60亿元以下。按照不低于10%的新发股份数要求测算,上市当天的市值预计在500-600亿元之间。

  • 共享汽车新规发布 新能源车将成主角

    8月8日,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鼓励使用新能源车辆开展分时租赁”“鼓励分时租赁经营者采用信用模式代替押金管理”等。

  • 新能源车市场巨大 互联网造车企业纷纷杀入

    在电动化、网联化的背景下,新能源车正在成为互联网企业热衷的下一个风口。近年来,乐视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拥有互联网造车思维的企业,纷纷杀入以往由传统车企把持的造车领域,并通过资本的注入进军新能源车领域。部分互联网造车企业已经让样车走下“PPT”成为现实,但是缺乏造车经验的他们,如何实现盈利以及造车

  • 严控新增传统燃油汽车产能 宝马、奔驰或最受伤

    6月12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旨在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就在同一天,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工信部明确表态将制定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战略规划,起草并出台产业发展整体指导意见。这两个“意见”提到了四个关键词:新能源

  • 武汉迎来国内首条空轨运营,全自动无人驾驶

    据悉,自开通次日起,首班车为早上 8点,晚班车为晚上 8点,发车间隔为 10分钟,并且广大游客都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途径购票,并通过手机刷码或刷脸进站上车无人驾驶,全自动,空轨,分析,互联网,

  • 补短板强技术 物联网发展提速

    生产设备装上传感器,远隔千里也能运维监控;智能音箱异军突起,语音呼唤便能乐享智慧生活;道路覆盖视频监控,车路协同让无人驾驶成为可能……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物联网正展现出显著的行业赋能作用。

  • 2021慕尼黑华南电子展为你诠释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未来蓝图

    2021慕尼黑华南电子展顺应产业发展趋势重磅推出了N大关键词之“无人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充电技术”等汽车版块产业关键词,并将在展会期间围绕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为所有行业同仁打造各类精彩专题活动。

  • 华北工控 | 地铁大兴机场线实现全自动运营,再掀无人驾驶浪潮

    全自动运行系统(FAO)根据轨道交通无人驾驶行车需求,需要在7*24小时不间断运输服务的基础上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对系统硬件的品质与性能要求极高。作为行业专用嵌入式计算机产品专业提供商,华北工控成功打造了系列全自动运行系统(FAO)设备专用嵌入式计算机。

  • 智能汽车无人驾驶市场或于2030年突破万亿元

    5G技术与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对智能汽车无人驾驶市场倍感兴趣。今年3月,沧州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运营管理联席工作小组向百度Apollo颁发了首批无驾驶人测试通知书和自动驾驶示范运营通知书,这标志着中国首个横跨主城区的城市开放路网从测试向商用迈进。

  • 华北工控 | 无人驾驶技术落地,工控机成最大助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无人驾驶”无疑是最热门的科技词汇之一。华北工控有面向无人驾驶系统的新型一体化、无风扇嵌入式准系统。有专为无人驾驶汽车打造的多平台、全尺寸ARM架构嵌入式主板。

  • ADI和First Sensor合作开发LIDAR产品加快实现自动驾驶未来

    Analog Devices,Inc.(ADI)宣布与First Sensor AG合作,共同开发旨在加速推出自主传感技术的产品,服务于交通、智能农业、工业制造及其他行业应用中的无人驾驶汽车、飞行器和水下交通工具。

  • 第三届全球无人系统大会11月在珠海重磅开启

    智能无人系统正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潜力,以无人机、无人驾驶、无人船、无人潜航器、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无人系统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和重点推广领域自动化,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