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的发布,以及各项
机器人赛事和创新应用的不断涌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成为科技界最受瞩目的焦点。从国家战略层面到产业实践,再到日常生活的渗透,科技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改变着社会。
**【政策与战略】**
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谋划人工智能应用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实施路径。这一行动被视为继“互联网+”之后国家推动技术革命和产业融合的又一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将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治理、民生福祉、产业智能化升级、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深度融合,并强调强化“人工智能+”行动基础支撑能力,加强算力建设,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和海量数据规模的优势。
“人工智能+”行动也正式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国家战略抓手,并在此前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要求“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征集2025年度中小企业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同时,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框架。在汽车产业领域,构建安全、自主、可控的汽车芯片生态也成为行业共识。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并公开征求《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意见。
**【技术突破与产品应用】**
在医疗领域,8月27日,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宣布引进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VISUMAX800(全飞秒SMILEPro)设备,成为全国首批引进该设备的单位。
工业与制造方面,台达在8月20日至23日的2025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上展示了整合AI认知感测模块的协作机器人,助力制造业加速智能转型。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营收达10.32亿元,在手订单规模达34.64亿元,业务发展稳健。华北工控采用瑞芯微RK3568处理器打造工业整机BIS-6360ARA-B10,可以助力机器人轻松实现“视觉导航”等功能。
安川电机推出了双闭环专用GA700变频器,让立体仓储在毫米级精度与低冲击耐久性之间实现平衡。宜昌青葵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宜昌造”AI化学机器人凭借可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一天完成800组实验的强大性能,成功拿到新加坡订单。卡奥斯工业智能研究院的具身智能“新员工”则亮相总装流水线,能一眼看出产品型号、精准识别螺丝孔位,自行规划操作路线并完成装配。
交通与物流方面,央广网8月27日报道JetsonThor解决方案在京发布,JetsonThor是为生成式推理模型量身定制的超级计算机,赋予机器人实时推理能力。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马斯克近日在社交平台X上重申特斯拉半挂卡车(Tesla Semi)将在2026年实现大规模量产。九识智能本周公布全新L系列首款车型L5,该系列专为重载物流场景打造,号称“填补了大宗商品运输领域的技术空白”。福田戴姆勒全新银河车型搭载经纬恒润新一代车身域控制器。华北工控针对机场智能闸机场景打造了高能效、丰富接口、低功耗且高可靠性的工业整机方案。此外,南京市首个水岸联动低空综合飞行基地现已正式启用,可让长江船员实现“船上叫外卖”的体验。
在能源领域,8月27日,思格新能源南通智慧光储充系统量产基地顺利完成结构封顶,从开工到主体封顶仅用时三个月,建设速度远超常规工期。
其他方面,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智能商显行业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应用场景已覆盖零售、商业、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华北工控智能灯光
控制系统专用整机方案也给出了“变化无穷、统一联动”灯光效果的实现答案。
**【机器人赛事与交流】**
2025年8月23日至24日,第27届IRO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中国总决赛在西南交通大学(成都)成功举办,以“太空机器人”为主题,吸引了数千余名选手参赛。8月26日,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布会(佛山专场)召开,会上人保财险佛山市分公司联合发布了首款聚焦智能机器人产业的保险产品。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全球首台在机体内部署JetsonThor的机器人将亮相。近日,北京国家速滑馆迎来了2025Botball国际教育机器人大会的盛大召开,吸引了来自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00名青少年科技爱好者。8月24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形机器人专项赛全国决赛在合肥火热开赛,作为全国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赛事,本次专项赛以“技术赋能产业,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智元机器人首届合作伙伴大会于近日在上海举办,发布灵犀 X2-W ——专为“作业智能”打造的轮式双臂机器人原型。今天(8月26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介绍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将打造智能机器人展演区、低空飞行模拟区等互动空间。台达以“AI赋能 创变永续智造”为主题亮相2025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2025年8月22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教育专委会、倍福中国自动化有限公司(Beckhoff)与中北大学联合主办的“Beckhoff 大学合作计划丨2025 年第三期工业 PC 控制及其应用”研讨会召开。
**【前沿探索与社会影响】**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近日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对外宣布,由学校孵化的(深圳)“特修斯”(Theseus)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已完成小批量人形机器人试制,实现江西高校在该领域“零的突破”。关于人形机器人能否“进厂打螺丝、进家做家务”的讨论,以及其在创意艺术领域的潜力也引发广泛关注。
四足机器人方面,杭州云深处科技在微信公众号宣布,其基于绝影 X30 四足机器人制作的“机器藏羚羊”现已布置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深处的卓乃湖。
无人机应用方面,据外媒TechSpot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三处学区正在试点一套武装无人机系统,该项目已获州长罗恩德桑蒂斯批准。此外,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期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遭遇内涝,11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携带排水机器人等多种高科技装备参与排涝抢险。
其他社会影响方面,碳市场作为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正在持续建设中。工程师陈大为分享了机器人关节电机需具备“超强的扭矩、精确的控制、高耐久性、轻量化和紧凑型设计”等特点。
**总结:**
本周的科技领域展现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加速落地的趋势。从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到前沿技术的突破与多元场景的应用,再到国际赛事的激烈角逐,无不彰显着这两个领域的蓬勃生机和广阔前景。未来,随着智能算力规模的持续增长,我们有望看到更多由人机协同、跨界融合驱动的创新成果,共同迈向一个更加智能化的社会。
该内容由AI分析生成,请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