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德国舍弗勒集团推出“RE”系列马达和“YRTS”系列轴承新品

德国舍弗勒集团推出“RE”系列马达和“YRTS”系列轴承新品

发布时间:2006-10-07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德国 轴承 舍弗勒

导  读:

   在9月13日落幕的2006芝加哥国际机械制造技术(机床)展览会(IMTS2006)上,德国舍弗勒集团(Schaeffler Group)推出了“RE”系列马达和“YRTS”系列轴承新品,以用于打造适于五轴控制加工中心的高速薄型旋转工作台。

  鉴于其转速提升为原来的20倍以上,可设计出具有分度功能,并可用于车削的具有高速旋转功能的旋转工作台。   

  同时,薄型化的旋转工作台利于机床加工范围的进一步扩展。据舍弗勒集团方面介绍,现有的旋转工作台多会在马达下方安装旋转编码器。这样一来,除旋转工作台的自身厚度外,考虑到散热等方面就得预留一定距离才能完成安装,从而导致厚度增大。这种厚旋转工作台会使机床的加工区域缩小。因此为了满足一定的加工区域范围,就必须得加大机床尺寸。   

  YRTS系列轴承由舍弗勒集团旗下的德国INA公司开发,它有助于实现旋转工作台的薄型化。其内部设有检测旋转位置的传感器,在传感器外侧的读取单元则可通过接收磁栅信号检测旋转位置。据INA公司方面称,这种配置传感器的结构是独一无二的技术。   

  RE系列直接驱动式马达,由舍弗勒集团旗下的德国IDAM公司开发。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nd5c.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中国造纸循环经济论坛于10月召开

下一篇:6300吨热模锻压机在二重制造成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德国 轴承 舍弗勒
  • 堡盟推出不受轴电流影响的编码器

    堡盟最新推出一款不受轴电流影响的OptoPulse? EIL580系列的增量式编码器。该产品采用混合轴承,可靠性更高,与全钢轴承相比,混合轴承具有电绝缘特性,可彻底避免轴承被轴电流损坏。

  • 沈阳机床采购999万元轴承座和电机座柔性自动生产线

    沈阳机床10月9日晚间公告称,为提升公司整体的制造水平,提高公司轴承座和电机座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体现智能化加工的先进性,公司计划向云科智能制造(沈阳)有限公司采购轴承座和电机座柔性自动生产线,合同总额999万元。

  • 小轴承自动化生产线做出大文章

    河南杭豫轴承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年产2000万套轴承套圈生产线和二期年产2.2亿粒轴承滚子自动化生产线投入使用后,可实现综合年产值2亿元。以生产各种系列低噪音电动机、水泵用深沟球轴承、汽车轮毂轴承等为主的方城耀强精工轴承有限公司,年产轴承套圈就可达2000万套,实现产值2.5亿元。

  • 看美、德、日机床产品魅力 聊聊国产机床和进口机床

    在诸多国家中,美国首先结合汽车、轴承生产需求,充分发展了大量大批生产自动化所需的自动线,由于其数控机床的主机设计、制造及数控系统基础扎实,所以美国高性能数控机床技术在世界也一直领先。与美、德、日三国相比,我国机床产品显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 机械工业趋稳回升 汽车业将进入最好时期

    产量下降较大的,一是具有强周期性特征的典型投资类产品,如工程机械、载货车、重型机械、冶金机械、石化装备、常规发电设备等;二是产能已严重过剩的普通机械产品,如普通机床、交流电动机、低压电器、互感器、滚动轴承等。

  • 洛阳轴承“人机”比赛 看谁加工精度高

    4月21日上午,洛阳轴承集团职工杨文革使用1998年生产的万能车床向国产数控车床发起挑战,一场由人与机器比拼产品加工精度的“人机对抗”比赛在该公司上演。

  • 维视系列图像采集产品在微型轴承检测中的出色应用

    轴承在生产和装配过程中,产品外表面会有压伤、划痕、裂纹等缺陷,影响产品的品质。 面对微型轴承外表面光洁度高,弧度大等问题,如何正确的打光,解决反光大,是困扰视觉检测在实际应用中的难题;而如何高效准确的检测出产品的缺陷,剔除次品,对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保证产品的合格率至关重要。

  • 我国轴承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近些年来,我国高铁、汽车、船舶及工程机等行业发展迅速,轴承作为工业行业基础配件设备需求量急剧增加,开启了我国轴承产业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但当下我们面临着国产轴承与世界工业强国所生产的轴承,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高技术、高精度、高附加值的产品比例低,产品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与改进。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