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石化装备国产十二难

石化装备国产十二难

发布时间:2009-03-23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装备 石化 国产化

导  读:

历经多年努力,我国高端石化装备的进口依赖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石化装备行业面临的许多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重大石化装备国产化就是一句空话。

    虽然我国石油化工装备国产化工作近些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我国石化装备制造业自身的不足,同时也由于用户片面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和规模化,加之不少体制、机制上的弊病,石化行业“引进、引进、再引进”的恶性循环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我国石化装备制造企业也因此失去了不少为石化企业提供装备的机会和提高石化关键装备制造水平的机会,目前我国高技术难度的大型石化设备仍然依靠进口。

    石化工艺卡脖子

    石油化工是流程工业,生产工艺性强,很多工艺技术是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出来的专利技术,这些工艺技术的开发,必须通过小试、中试直到工业性试验,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真正应用于工程中去。而许多特殊的工艺过程需要专门设计的设备(专利设备)来实现。以往我国在引进国外先进工艺流程建设工程项目时,不得不同时引进专用工艺设备和专利设备,如一些反应设备、工艺气体压缩机、化工专用泵等。设备是为工艺服务的,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工程设计与设备研制是相互脱节的,工艺参数不确定,设备无法设计、制造。20多年来,我国建设石油化工装置的工艺设计基本上都是引进的,所以成套装备也几乎是全部引进。以大化肥成套装备为例,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了32套大化肥成套装置,其中工艺技术各不相同,为之配套的装备也各不相同。我国原有的18套乙烯装置,其工艺技术也基本都是引进的。石化工艺技术研究开发力量薄弱,是制约石化装备国产化的瓶颈。

    工艺与装备相脱节

    由于体制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石化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开发与用户的工艺研究开发相互脱节,制造企业缺少与用户的沟通,对相关设备在用户装置中的配置规律和使用要求缺乏研究。石油化工工艺的开发周期比较长,石化装备制造企业不能了解用户部门的工艺研究时间表,对用户的工艺开发研究难以跟踪,不能开展针对性的设备制造研究。另外,这种跟踪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投入后是否能得到产出也难以预期,所以一般制造企业不愿意跟踪或无能力跟踪。一旦工艺研究成熟,需要设备为之配套时,制造企业感到时间紧,很多技术上的问题还未解决,而处于被动的局面,造成国外产品大批涌入国内。以煤液化工艺技术为例,我国煤炭研究院在30多年前就开展了煤的液化工艺技术研究,并从美国、日本引进两套小试装置,我们的制造企业无人问津,更没有一个企业跟踪研究开发其产品。如果制造企业当时能及时跟踪其工艺并开展设备的研究与开发,那么今天我国新上的大型煤液化装置所需的设备就可以派上用场,不必再从头开始研制或大量进口了。工艺与装备相脱节,阻碍了石化装备国产化的步伐。

    成套能力未能形成

    由于我国石油化工部门与装备制造部门长期脱节,用户部门的工程公司对工艺设计相对熟悉一些,而对装备技术相对陌生,装备制造部门的工程公司与此恰恰相反。另外,长期以来,我国化工设计院与化工研究院是割裂的,化工设计院只管工程设计,化工研究院只管化工单元工艺研究;我国的石化装备制造业本身也是割裂的,鼓风机厂只造鼓风机,水泵厂只造水泵,而忽略了成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不够。我国目前缺少像GE、ABB、西门子这样的一批具有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工程公司,大量的石化成套装备市场不得不让给外商。

    工程成套一直是我国的薄弱环节。由于石化装备制造业缺乏工程设计、成套设备配套、供货等综合性的大企业(工程公司)和整体服务的意识,长期以来工艺和设备、主机和辅机的发展不同步。在发展设备的同时,往往忽视工艺的发展;在发展主机的同时,往往忽视辅机的发展。使工艺和设备、主机与辅机不能协调发展,系统集成能力差,难以满足用户的需要。这也是国内石化装备制造企业难以在国内重大工程中中标,仅能在国外企业中标后分包部分硬件产品的主要原因。结果是国外公司中标后,利用国内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廉价的劳动成本,在国内生产硬件设备,获取更高商业利润,国内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打工者。成套能力弱,也是制约石化装备国产化的因素之一。

    政府宏观调控乏力

    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重大装备办公室和国家机械工业部相继撤销,国家宏观管理缺位,政府的协调工作大大削弱,建设单位国产化责任难以落实,石化装备制造企业作为弱势群体很难有机会承担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石化成套装备研制任务,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工作受到很大影响。在这一阶段,重大技术装备引进的数量和费用大增,但消化吸收效果不佳,并出现了调控手段弱化、国产化观念淡薄,重大技术装备进出口逆差扩大等问题。据统计,2000~2005年装备产品的进出口逆差分别为47亿美元、85亿美元、387亿美元、431亿美元、410亿美元、97亿美元。

    由于缺乏对高技术设备进口的宏观管理,在进口设备时未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造成重复引进,使一些关键设备的核心技术国内始终不掌握,乙烯配套装置中的大型混炼造粒机组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已引进了几十套,花费了大量外汇。石化用户部门与装备制造部门对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的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缺乏政府协调,也是造成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工作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化程度低

    我国石化装备制造业集中度低,大型骨干企业少,围绕大型骨干企业的中小企业群体也未形成。由于历史原因,企业实行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方式,我国石化装备制造业形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严重,缺乏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协作。横向面临严重的同业竞争,国内同行不能一致对外;纵向面临产业链不健全,上下游企业不能协同“作战”,难以形成产业规模,行业恶性竞争相当严重。

    我国东北和中西部地区集中了一批大型、特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但总体来说产业集中度不够,即使一重、二重、沈鼓、陕鼓这样的企业,从其企业规模、融资能力、研发能力、工程成套能力等各方面都无法与美国GE、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等国际大公司相抗衡。我国装备制造业还没有进入世界工业500强的企业,在规模和技术水平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还很少。

    受到体制、资金和观念的限制,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经营规模还停留在产品加工制造环节。依托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来发展成套设计、系统集成及工程总承包的能力普遍不够,很难提升服务档次和扩大市场空间。在进行国际合作时,往往是跨国公司做成套,国内企业做产品。

   创新资金缺乏集中连续投入

    石化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需要的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在5%以上,而我国石化装备制造业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2%。

    赢利水平低和财务成本高也限制了我国石化装备制造企业的研发投入。只有少数几家重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的科研投入超过3%。如果考虑到我国石化装备企业规模较小的现实,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为明显。即使这部分投入中,直接用于采购研发设备、进行产品中试的也不多。

    我国石化装备制造业目前引进技术,其消化吸收再创新资金匮乏,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1991~2002年,我国消化吸收费用仅相当于引进技术经费的4%~9%。2005年,装备制造业引进技术费用136.67亿元,消化吸收费用35.17亿元,引进技术费用与消化吸收费用之比为1∶0.2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引进1美元的技术,要花3美元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例如德国是1∶3.3。没有足够的消化吸收资金作保证,就谈不上自主开发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技术创新是连续的积累过程,一项自主研发从启动到成功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没有集中的连续投入,很难实现从“中高端切入”的技术突破。目前石化装备制造企业自我积累不足,很难在技术创新上投入更多的财力,保证研发工作的连续投入。

    创新动力不足

    虽然目前我国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已超过政府的投入,但从功能上看,企业并没有成为自主创新的真正主体,究其原因,实质是创新动力不足。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企业的产权制度尚不成熟、不稳定,特别是从事重大技术装备制造的企业多是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采用任用制度,近期业绩往往是企业经营者和经营团队最迫切的追求,几乎谁也不愿意“本届种树,下届摘果”,从而失去了自主创新的欲望。同时,在许多地方政府追求速度、扩大投资、追求外延式扩大规模的偏好导向下,使得企业宁愿低水平复制生产能力,却吝啬于对技术和人力资源进行投入;宁愿在同类档次产品上进行低水平恶性竞争,也不愿意采取差异化战略,通过自主创新提高效益;宁愿引进、再引进,持续跟踪模仿,也不愿意下苦功夫完成一次技术学习和技术跨越的过程,走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

    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缺位

    产业部门科研院所改制后,首先考虑生存,追求短期效益,失去了行业技术归口所的作用,削弱了科研院所对行业共性技术和基础的研究,造成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缺位。

    目前,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工程研究中心,但大多形同虚设,只能应付企业生产中的工艺提高和产品改进,加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许多企业缺乏对自有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的培养和重用,创新政策不到位,扼制了这部分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而无力进行超前技术开发和研究,企业还难以担负起创新主体的功能。

    产学研的联盟、用户和制造商的联盟、同行企业间的联盟,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合作机制,对于那些需要多个组织、许多科技人员合作完成的创新项目,很难结成创新战略联盟。

    我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的进程缓慢,靠市场经济难以弥补的共性技术研究缺位,这些都反映出我国科技资金管理混乱和科技管理部门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产品水平低,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由于石化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以及技术引进重硬件、轻软件、轻吸收创新的客观现状,决定了目前我国石化重大技术装备难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产品的机械特性等主要性能参数虽与国外相当,但加工工艺粗糙、质量管理落后,产品的可靠性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在石化装备中,国内产品只相当于国外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技术水平。国内石化装备制造企业普遍缺乏满足大规格和高温、高压、大流量等高参数以及低温、超低温、耐腐蚀等特殊环境条件和要求的操作精度、自动控制、配套性、专用性水平较高产品的能力。

    同时,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较低,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缺乏全员质量意识,造成产品质量在软件上难以保证。从而致使一部分国产重大技术装备性能不稳定,可靠性差,故障率高,寿命期短,满足不了现代石化工业工况复杂、高参数、连续化生产和追求高效益的使用要求,缺乏令用户满意的名牌产品,影响了国内石化装备制造企业和国产重大技术装备在用户中的信誉。

    产业投融资体制缺位

    产业投融资体制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较为滞后的一个环节。装备制造业目前引入资本金的渠道包括:上市、引进战略投资、银行贷款和国债项目资金等,由于大多数企业资信度低,这些方式实现难度大(上市、引进外部投资),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商业贷款、国债项目)。这种投融资体制的缺位对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形成了制约。

    另外,我国石化装备制造企业总体上具有两个显著财务特征:一是利润普遍偏低,企业难以形成自身的积累能力,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石化装备制造业现阶段的基本现状。二是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资本金不足且缺乏有效的补充机制。企业的不良债务、历史欠税、待支付的转制成本等都困扰着企业的发展,过高的负债率侵蚀了企业的赢利能力,损害了企业的信用结构,使企业在筹措长期资金方面举步维艰。而国外大公司与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形成鲜明对比,外国跨国公司一般具有较强的资本运作能力。如GE、西门子、日立这样的跨国集团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可以轻易调动巨额资金,控股、收购其它企业,然后对资产进行整合、包装,再拿到国外或国内的资本市场进行套现,赚取高额利润。

    缺乏相对稳定的技术装备政策

    我国长期以来对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工作缺乏相对稳定的政策。在国际上许多国家明确规定,进口装置只允许引进一套。而我国由于缺乏相对稳定的政策,造成重大装备重复引进的怪现象。

    1982年,国务院专门成立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用户部门和装备制造部门在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积极开展工作,推动了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进程。随着机构的变化,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的撤销,原先的技术装备政策执行力度大大削弱。后来,国务院领导提出重大装备国产化由用户牵头,用户部门过分强调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先进性和我国对石油化工产品需求的增加,致使相关的技术装备政策得不到贯彻执行,石化成套装备进口之风再度盛行。另外,石油化工的特殊性,其工艺技术发展很快,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使装备制造业适应不了其变化。有些产品的设计制造技术迟迟下不了决心引进,如大型挤压造粒机组,由于工艺参数的不断变化,企业不敢贸然引进其设计制造技术。这种种原因都增加了重大装备国产化的难度。

    装备国产化风险缺乏有效化解措施

    由于一些高端石化装备长期进口,始终不能国产化,对于国内石化装备制造业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身的努力,国内石化装备制造企业已经具备了设计、制造石化关键装备的能力,但“没有人想用”、“没有人敢用”国内生产的第一套装备,使国内石化装备制造业面临着难以跨过“首台首套”门槛的尴尬局面。由于石化装备往往需要依托重点工程、需要大量投资,在提到国产化的时候,往往因为责任制不明确而使业主不敢轻易使用国产设备。“用了国内的,万一出了问题谁负责”?作为用户难以承受失败的风险。这是目前我国石油化工重大装备国产化的一个主要障碍,示范性的国产化项目风险缺乏有效的化解措施。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osd8.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菲律宾利用垃圾发电

下一篇:空调企业销售大幅增长,技术创新冲破困境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装备 石化 国产化
  • 2018厦门国际海洋智能装备、配套器具展

    2018年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装备展览会International Underwater Operations & Offshore Industry Expo,将于2018年12月12-14日在中国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办。本届展览会是由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美国国际潜水承包商协会、英国国际海事承包商协会联合主办,由上海盖诺展览有限公司负责招商。

  • 5月24日恒润微课堂 | 基于VR技术的仿真训练解决方案

    随着装备的功能不断丰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对设备的设计、验证、评估等阶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户对其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的要求也逐渐增高。

  • 6月郑州工博会即将开幕,千余品牌齐聚,展会亮点率先揭秘?

    由中国工程机械工程学会、河南省工业经济联合会、海名国际会展集团主办,郑州海名汇博会展策划有限公司承办的第14届中国郑州工业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ZIF”),即将于6月1-3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

  • 聚焦“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2018未来装备创新发展论坛在京隆重召开

    5月7日,以开展行业交流,推动科技创新、聚焦未来装备发展,为国防装备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为主旨的“2018未来装备创新发展论坛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关键技术研讨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同期还隆重举行了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览会。

  • 陶瓷行业有多少“芯片”掌握在别人手里?

    作为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国,中国拥有完整而又庞大的产业链,包括装备、化工、产品制造等,如果我们不考虑规模这个维度,那么中国陶瓷产业还有多少竞争优势?还有多少值得炫耀的东西?装备、技术、产品、人才?哪一个领域我们又能够独步市场,领先全球?

  • 智能制造政策引导的行业爆发即将到来

    日前从工信部获悉,2018年我国继续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年内遴选项目将超100个,大大高于2016年和2017年水平。此外,还将加大智能制造在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民爆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应用,促进智能制造进一步落地。

  • 四大领域“亮眼”表现 勾画高端制造装备产业格局

    高端装备制造业不仅是重庆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而且也是整个大工业范畴的支撑产业,它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基础。加快重庆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 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升级 未来将成支柱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指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领域,高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含量高,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体现多学科和多领域高精尖技术的继承;第二,处于价值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特征;第三,在产业链占据核心部位,其发展水平决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 华北工控:应用于石化数据采集处理中的工控机产品方案

    石化行业一直是国家高度重视的能源发展项目和经济项目。华北工控一家集行业专用计算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针对石化行业的转型升级也早已开始了工控机的市场布局,目前已研制了多样化、工业级、高性能工业整机等可为石化数据采集处理诉求提供硬件支持

  • 矢志前行,联接智能“魏”来

    25年来,魏德米勒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种类、深厚的经验和专业技术。用心了解客户所在行业,深耕自动化应用的所有领域,无论是石化、冶金、电力、机械等传统制造行业,还是光伏、风电、机器人、5G通信等新兴行业,魏德米勒都能够为客户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 石化MES系统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MES系统 是面向车间层的生产管理技术与实时信息系统,它提供从订单投入到产品完成的各项生产活动的所需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及时而准确地指导、启动、响应并记录工厂活动,从而提高公司运作过程的效率。石化,

  • 横河电机赢得浙江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190台GC8000色谱分析仪订单

    浙江石化在舟山群岛新区设立现代大型一体化绿色石化基地,投资建设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项目主要建设原油码头、仓储、运输、炼油/化工生产、加工、产品外运及服务配套等设施。其中,一期包括2000 万吨/年炼油、140 万吨/年乙烯;预计一期项目将在2018年12月底建成投产。横河电机将为一期工程提供大约190台GC8000色

  • 工信部: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进入公示环节

    据工信部的消息,经过近半年的遴选工作,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已基本确定,进入公示环节。据悉,共有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新疆等25个省市区的97个试点项目入围,涵盖了石化、钢铁、航空、新能源等多个制造业领域。

  • 通过远程I/O进行资产管理

    工厂在运营早年以石化产品为原料生产脂肪醇,另外在该工艺中还生产氧化铝等副产品。如今,Sasol在德国布隆斯比特的工厂正在使用图尔克远程I/O解决方案excom优化工厂运营。该远程I/O系统适用爆炸性危险区域,提供具有总线功能的分布式输入/输出模块,可连接二进制和模拟的本安型现场设备。系统防护等级允许在1区和2区使用。

  • 业绩回暖 多家石化企业中报业绩有望大增

    国际油价上周五、周六连续两天刷新了7个月新低,进入短线熊市。不过,下半年,欧佩克减产计划将被逐渐落实,国际油价反弹空间较大;国内多家石化上市公司的新能源项目已经进入了实质盈利阶段,净利润增长、业绩回升将成为2017年石化板块上市公司的主旋律。

  • 互联网+物资采购管理 石化企业累计降低采购成本11亿元

    5年来,吉林石化公司累计降低采购成本11亿元,年采购资金节约率保持在5%以上,库存物资金额下降近40%。大数据应用在物资采购和管理业务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公司建成仓储超市,共完成五金、三类电气、杂品等大类物资计划2.99万笔、金额6500余万元的配送任务。

  • 华北工控ATX-6985主板,支持政务自助终端设备应用

    ATX-6985是华北工控为强化在国产化领域的布局,同时满足多种市场应用需求而打造的X86架构主板,具备了高国产化率、丰富功能接口、强兼容性、高安全性和易于部署等特点,完全满足政务自助终端设备的产品应用诉求。互联网,智能化,

  • 经纬恒润为国产化芯片的AoU功能安全软件赋能

    经纬恒润成功为旗芯微FC4150开发出符合功能安全要求的AoU功能安全组件,并适配到门模块配套产品,为国产化芯片完善了符合功能安全的生态链。功能安全软件,解决方案,

  • 华北工控ATX-6985主板,支持政务自助终端设备应用

    ATX-6985是华北工控为强化在国产化领域的布局,同时满足多种市场应用需求而打造的X86架构主板,具备了高国产化率、丰富功能接口、强兼容性、高安全性和易于部署等特点,完全满足政务自助终端设备的产品应用诉求。互联网,智能化,

  • 经纬恒润组合导航产品国产化落地,助力L2+辅助驾驶

    经纬恒润组合导航产品应对国产化的需求,已实现量产。其中搭载MCU、GNSS、电源芯片等多数关键芯片采用国产芯片、双频多系统GNSS、高精度MEMS IMU,支持百兆以太网/CAN接入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数据,产品具有定位精度高、体积小、国产化率高的优点。新能源,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

  • 中国工业机器人应更多细分

    工业机器人国产化进程再度提速,应用领域向更多细分行业快速拓展.

  • 特斯拉中国区负责人:正在华进行工厂选址

    从之前的相关消息显示,国产化的第一款产品就是Model 3。特斯拉中国区负责人朱晓彤昨天在接受采访时确认,为了尽快实现国产化,管理层的确正在进行工厂选址的考察与调研。

  • 阀门执行机构国产化趋势日渐提升

    随着超临界火电机组关键阀门国产化工作的推进与实施,阀门国产化比例升高,加之气动执行机构一般采用阀门厂自制直接配套的方式,执行机构采用国产的比例会日渐提升。

  • 医疗器械:跨国企业独占鳌头 国产化受关注

    近年来,为破除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 Co.)、飞利浦(RoyalPhilips N.V.)和西门子(Siemens AG)三家外资医疗器械企业在国内市场独占鳌头的局面,国家多个部门释放了加快医疗器械国产化进程的信号,本土医疗器械企业有望乘政策的东风赶超外资企业。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