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自动化要闻>海尔已建7个智能互联工厂

海尔已建7个智能互联工厂

发布时间:2016-11-25 来源:中国质量网 类型:自动化要闻 人浏览
关键字:

智能化 互联工厂

导  读:

目前,海尔已累计完成5大产业线28个工厂800多个工序的智能化改造,建成沈阳冰箱、郑州空调、佛山洗衣机、青岛热水器、胶州空调等7个智能互联工厂。海尔实施互联工厂取得了初步成效,互联工厂整体效率大幅提升,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以上,交货周期由21天缩短到7-15天,能源利用率提升5%。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之一,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团体会员单位海尔集团对互联工厂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很好地诠释了家电工业4.0的理念。海尔提出的互联工厂,不是一个工厂的概念,而是一个生态系统,是对整个企业全系统全流程进行颠覆。互联工厂模式集中体现了《中国制造2025》中商业模式和制造模式的变革实践。

互联工厂 智能化

目前,海尔已累计完成5大产业线28个工厂800多个工序的智能化改造,建成沈阳冰箱、郑州空调、佛山洗衣机、青岛热水器、胶州空调等7个智能互联工厂。海尔实施互联工厂取得了初步成效,互联工厂整体效率大幅提升,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以上,交货周期由21天缩短到7~15天,能源利用率提升5%。

海尔做了什么?

——构建内外圈并联的生态系统

海尔集团相关负责人这样诠释互联工厂的转型:颠覆传统的制造体系,由大规模制造转型为大规模定制,用户个性化需求汇聚,互联工厂通过大数据实现大规模定制、个性化生产,也就是物联网,通过人、机、物的互联互通,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互联工厂 智能化

也就是说,整个互联工厂要打造出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平台上具体承接落地的,海尔称之为三大平台:用户交互定制平台;开放创新平台;智能制造平台,包括智慧化生产、智慧物流

互联工厂生态系统具有三方面能力:一是能够实现用户全流程的实时互联。也就是全球的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他的移动终端来定制他所需要的个性化产品,全流程的参与设计、制造。

二是要达到用户和工厂的零距离。用户的个性化订单,可以直接下达到海尔全球的供应链工厂,这样就可以减少生产和订单处理的中间环节,把中间这部分价值让渡给用户。工厂的物料通过智能互联、柔性生产产出定制的产品,直接配送给用户。

三是全流程透明可视。订单生产及配送情况,可以实时的推送给用户,用户也可以实时的快速查询,通过产品的识别和跟踪,从而实现用户从他定制的订单到工厂的生产,再到物流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实时可视。

海尔如何做的?

——由传统企业转变为平台型企业

上述负责人说,互联工厂的前提条件就是企业组织的转型,由传统企业组织要变成一个平台型的企业。海尔从原来封闭的正三角组织,领导指挥控制,转型为员工直接面对用户,为用户创造价值,企业变成一个平台。

互联工厂 智能化

具体来说,从整个供应链,包括生产、制造、物流、采购等各环节都已转型,由传统串联的部门组织变成了共同面向用户的一个个小微。这些小微和用户小微是并联的,如果用户小微不能创造用户价值,那么这些采购小微或者制造小微也没有价值。

首先,要实现机制颠覆。机制颠覆主要体现为用户付薪。以用户为中心,各方基于不同的市场目标结成小微,风险共担,超利共享,共同创造用户需求;只有创造出用户价值才能分享,否则就要退出,或者优化。

同时,要实现流程颠覆。海尔的流程由原来传统企业ERP管控下的串联模式变成了并联的开放企业生态圈。

原来用户的需求、体验信息等是通过串联的组织一步步传递的,这样传递的周期长,还易造成扯皮现象,现在实时用户的信息可以同步传递到海尔的设计资源、供应商资源、物流资源以及全流程的小微,大家事先参与交互,通过提供引领的解决方案,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在能力构建上,互联工厂的技术体系是必要条件,海尔积极构建互联工厂核心能力,并建立了行业领先技术体系,涵盖全流程。标准化、精益化是其制造的基础。

海尔围绕用户需求进一步探索了模块化、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路径。

模块化探索成效已显现:一方面实现供应链体系的简化优化,供方由零件商变为模块商,提供模块解决方案;一方面实现了生产方式变革,由零件组装变为标准接口条件的模块布局和组装;同时,模块化和其支持下自动化是使用户个性化定制得以实施。

上述负责人说,下一步,海尔将摒弃原来的大规模制造模式,形成一个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大规模定制切入的互联工厂生态体系,核心是要打造虚实融合的平台,力争创造中国制造的全球引领。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ulbkqj47it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趋势:中型自动化硬件厂商选择并购谋求软硬合作

下一篇:智能制造C2M概念推动行业自建工厂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智能化 互联工厂
  • 质胜未来:融合工艺诀窍和智能模型的全流程质量管理

    因全球经济和关税的不确定性、叠加产能和结构性调整等因素,冶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以提高市场竞争力。然而,提高冶金产品质量面临诸多挑战:分析,人工智能,智能化,

  • 智控未来!华北工控PPC-3312QL工业平板电脑,支持楼宇智能中控平台集成

    迈入智能时代,建筑领域也加入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列,对自控系统设备需求高涨,市场体量庞大。基于此,华北工控打造了支持楼宇智能中控平台集成的边缘AI工业平板电脑——PPC-3312QL。

  • 专注门窗制造 40 年!倍福基于 PC 的控制技术为“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赋能

    倍福在门窗加工机械领域的开拓始于对双头型材斜切锯进行自动化改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通过自动化集成实现全自动化生产设备已经成为市场基本需求,而倍福基于 PC 的自动化系统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机械制造需求。尽管成品门窗是一个简单的产品,但门窗生产涉及到的加工过程却相当复杂,需要的加工步骤也很多。灵活的自动化

  • Beckhoff 大学合作计划丨2025 年第三期全国师资培训(工业 PC 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方向)活动通知

    倍福(Beckhoff)作为全球自动化技术的驱动者,是自动化领域众多国际标准和协议的制定者和推动者,尤其是开放度高、兼容性强的 EtherCAT 协议。倍福重视加强与高校合作,支持高校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与科技创新,共同培养拥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倍福中国于 2024 年正式推出大学合作计划。PC,FF,控制,智能化

  • 华北工控高效能工控机BIS-6960M-A10FI:助力工业设备更新换代

    在政策利好支持和技术升级驱动的背景下,工业设备更新换代不断提速。抢抓市场机遇,华北工控新推出工业整机BIS-6960M-A10FI,采用Intel 8代9代Core处理器和Intel Q470芯片组,丰富接口配置,坚固耐用,是助力工业设备实现数字化协同、智能化升级的“利器”。

  • 华北工控EMB-4148:轻松解决协作机器人联动控制与连续运作挑战

    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跑出了“加速度”。华北工控跻身协作机器人赛道,打造了EMB-4148等嵌入式AI计算机,可以轻松解决机器人系统联动控制与连续运作挑战,助力协作机器人实现技术创新与多元化场景应用。制造业,接口,智能化,

  • 铁水联运智慧标杆 | 经纬恒润重载自动驾驶平板车助力龙拱港效能跃升

    近期,由经纬恒润承接的龙拱港港口无人水平运输设备采购项目(三期)正式投入运营,通过部署6台经纬恒润重载自动驾驶平板车HAV及配套运营管理软件,协同龙拱港“铁水联运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成功实现了铁路货场与水运码头之间的24小时全天候运输作业。该智能化方案有效突破了传统铁路集装箱转运的效率瓶颈,龙拱港开启铁

  • 经纬恒润物理区域控制器量产百万件里程碑

    2025年7月28日,经纬恒润第100万个物理区域控制器(Zonal Control Unit,ZCU)正式下线。在智能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的推动下,传统的整车架构和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技术迭代要求,先进智能汽车都采用了全新的SOA架构,该架构下,物理区域控制器成为最为重要的集成化、智能化模块。经纬恒润作为该领域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的领

  • 工业自动化要点解析 了解这些你更懂IIoT

    本文通过对“互联工厂”、“工业4.0”和工业物联网 (IIoT) 概念介绍,列举了组织在制定某一行之有效的实施战略过程中应考虑的关键因素,并探讨了连接、监测和控制操作带来的运营优势。

  • 菲尼克斯电气助力海尔COSMOPlat智能制造云平台全球首发

    作为海尔COSMOPlat智能制造云平台的重要支撑,由海尔和菲尼克斯电气联合打造的首条海尔智能家电互联工厂示范线是现场唯一展示项目,在汉诺威展会上精彩亮相。该智能示范线采用智能化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展示家电产品从云端下单的个性化定制、智能组装、智能测试、个性化打印、智能包装、到智能入库的生产制造产业链的全过程

  • 海尔建成世界首个中央空调互联工厂

    10月27日,备受关注的海尔第八大互联工厂——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正式竣工。据了解,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大规模定制,创新采用以模块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基础的全生态互联体系,包括内外互联、信息互联与虚实互联。生产线上有多达万余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实现产品、设备、用户之间的相互对话与沟通。

  • 海尔张瑞敏:制造业要打通供需“最后一公里”

    张瑞敏将这一商业模式称为“互联工厂”,即通过“智能交互制造平台”链接前端研发和末端用户。“传统工厂是一个物理空间,而互联工厂是一个网络空间,一个黏住用户的社区,这是它们本质的不同。”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贺东东表示,一个企业级的工业物联网平台系统,可实现从制造、研发,到信用控制、智能派单、产品指导、故

  • 青企转型8个样本:目标互联工厂

    这些在青岛经济发展史上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企业用自身案例,解读了新时代的企业和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创新,让“互联网+”成为新的竞争力。从制造逻辑来看,互联工厂的最终指向是构建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创造最佳用户体验。

  • 工博会上海尔展出互联工厂两大平台解决方案

    在11月3日召开的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工博会)上,海尔在现场展出的互联工厂两大平台解决方案——COSMO和模具智能制造平台,为这一难题带来了新解。

  • 海尔打造互联工厂:制造业与电商不敌对

    目前海尔正在推互联工厂,互联工厂的目标是实现“大规模定制”,最后的目标是自产自销,互联工厂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家电企业与用户之间有充分交流。

  • 打造“互联工厂”—从理念到现实

    过去几十年,移动技术的大幅进步造就了一个空前的互联社会,将个人生活和职场生活紧密连接在了一起,工厂运营自然也不例外。自动化工厂网络支持自我配置、自我调节,同时还能够从联网设备上收集数据,进而挖掘运营效率的改善空间,这就是所谓的“互联工厂”(或“工业4.0” 和 “物联网”)。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