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心脏”动力电池不断突破 新能源汽车普及步伐加快

“心脏”动力电池不断突破 新能源汽车普及步伐加快

发布时间:2017-07-14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 动力电池

导  读:

近年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动力电池已然成为投资热度极高的一个领域。据第三方数据平台的不完全统计,在过去一年半时间内,单是锂电池投资项目就有66个,即使除掉没有公布投资额的7家,投资总额也已超过1433亿元。

按照计划,日本2020年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提高到50%,2030 年提高到70%;美国2020 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100 万辆,而中国到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也将达到20%甚至更高……种种迹象表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方向已经明确,并且普及的步伐正在加快。

而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需要全产业链发力,尤其是作为其“心脏”的动力电池领域的不断突破。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锂电池

可以看到,近年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动力电池已然成为投资热度极高的一个领域。据第三方数据平台的不完全统计,在过去一年半时间内,单是锂电池投资项目就有66个,即使除掉没有公布投资额的7家,投资总额也已超过1433亿元。

不仅如此,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数量也从2014年底的50家左右快速增加到2016年的150家。这些电池企业近两年或投资建厂,或与整车厂谋合作,又或是广铺各类技术路线等,纷纷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爆发之前抢占先机,欲在此领域大干一番。事实上,在这些企业的推动之下,动力电池领域近两年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透露:2016年底,我国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220瓦时/公斤,价格低到1.5元/瓦时,与2002年相比,能量密度提高1.7倍,价格下降60%,已经建成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中原四大电池产业的集聚区,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不少电池企业装备国产化水平超过70%,有的达到90%以上。

如此看来,动力电池领域的确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然而如果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仅靠目前的水平显然还是不够的。从瞿国春副司长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就动力电池而言,除了必须作为基础纳入考虑的安全性能之外,还有另外两大评判标准,一是成本,二是能量密度。可以说,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两大问题,新能源汽车便难能普及。

首先来看成本,或者更应该称之为性价比。

去年底,工信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新能源汽车补贴将逐年退坡20%,直至2020年彻底停补。而由于动力电池占新能源整车制造成本大约30%~40%,要使新能源汽车更具价格优势,形成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必须降低动力电池成本,提高性价比。

正如瞿国春所说,动力电池价格正在逐年下降,但是,要达到怎样的水平才能够足以与传统燃油车竞争呢?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按照内燃机动力系统与新的电池动力系统等价的方式来计算,电池成本大概需要达到100美元/千瓦时的水平才具有竞争力,无需政府财政补贴,实现完全市场化。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笑近日在采访中亦表示,无论是动力电池企业还是车企,都一定要提前考虑在没有补贴后如何在市场中立足,而提升综合性价比则是绕不开的一个课题。按照该公司规划,以其现有的技术水平,经过平稳的发展,已经能够保证在2020年将动力电池包价格降到1元/Wh。接下来,其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以及生产及制造体系的优化,目标在2020年将相应成本降低到0.8元/Wh,甚至是0.6元/Wh。

动力电池助跑 新能源汽车普及步伐加快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尽管在降低成本方面,业界大多将重点放在原材料的选择上,而不可否认,要提升电池的综合性价比其实还有赖于供应链建设、生产模式优化、工艺路线选择、设备选型以及厂房布置和场地利用等各个方面,需要电池企业对整个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综合考量。而从这一层面来看,动力电池企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再来说说比能量。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称之为续航里程。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目前依然存在着的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续航里程一定是其一。

目前来看,对于续航里程,大多车企表示将在2020年左右取得突破。特斯拉汽车CEO埃隆·马斯克也曾公开表示,汽车行驶里程每年能够提高约5%到10%,这意味着,理论上特斯拉2020年最大续航里程将达到750英里(1207公里)。

当然,如果到2020年,整个行业的水平能够与特斯拉的这一预期持平,的确对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极为有利,但是显然,业界对此仍然存疑,也显然不赞同将所有鸡蛋放在这一个篮子里。换句话说,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动力电池续航里程的提升很重要,却也并非唯一发力点,它还与政策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因素有关。

以充电桩为例,《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要优先建设公交、出租及环卫与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充电基础设施,到2020年,新增超过430万个用户专用充电桩,50万个分散式公共充电桩。而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国内公共充电桩建成数量为14.1万个,从目前完成的情况来看,距离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毫无疑问,当充电桩网络得到进一步优化及其数量不断增加,用户的续航里程焦虑是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的。对此,冯笑更是抛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假设未来充电设施上升为目前加油站数量的几百倍甚至几千倍,电动车续航里程或许只要200公里就足够了。”不得不说,这不无可能。

而回到动力电池企业层面,当性价比、续航里程,亦或是充电基础设施的要求日趋严格,想必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据记者了解,在过去两年新增的100多家企业中,鱼龙混杂。这其中,不排除有纯粹借政策及资本之风,却没有足够的经验积累和扎实的根基的企业。而当政策监管趋严、市场回归理性之时,他们将不得不退出这一市场,真正留下的还是那些稳扎基本功的企业。

如果说基本功的扎实与否决定着企业能否留在动力电池领域,那么战略布局则决定着其能够走多远。

冯笑表示,通常情况下,企业的布局可以简单总结为:吃着碗里的,做着锅里的,看着田里的。而何为碗里、锅里与田里企业应首先想好想透。就星恒而言,所谓“碗里的”指的是物流车领域,对于这一市场要“吃透”。而“锅里的”指的则是乘用车领域,就在今年5月,星恒电源超级锰酸锂乘用车批量上市,正式在新的市场接受检验。至于“田里的”,其实就是未来的需求及市场趋势,对此企业要做到提前洞悉。

总而言之,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需要各方的协同推进,尤其是动力电池企业,更需变各自为战为合力共赢,共同将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块“大蛋糕”做的更大。也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够分得更多羹。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vgjocnbic8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资源整合结盟成趋势 新能源进入“团战时代”

下一篇:人工智能依托大数据旗舰造就更多行业商机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 动力电池
  • 华北工控BIS-6960P-A10TW:适用于整车制造焊接线的机器人集群化控制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整车制造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华北工控基于工控力量为汽车制造提供更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焊接机器人智能控制方案,推出了支持12/13/14代 Intel Core处理器系列的BIS-6960P-A10TW等嵌入式AI计算机。

  • 欧姆龙亮相SNEC 2025:助推新能源产业加速升级,为零碳未来蓄能

    2025年6月11日至13日,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及数智低碳转型专家——欧姆龙器件与模块解决方案事业(以下简称"欧姆龙")——携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交/直流充电桩、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重磅亮相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SNEC 2025",展位号6.

  • 经纬恒润与长飞先进达成战略合作,共推碳化硅模块新能源汽车应用

    近日,经纬恒润与安徽长飞先进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飞先进”)顺利完成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汽车动力及碳化硅功率半导体领域的资源优势,共同推进国产碳化硅模块的车规认证进程及批量生产、交付,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科技聚焦:一周热点回顾 (2025年5月13日-5月20日)

    本周,全球科技产业继续保持活跃态势,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迎来多项重要进展和行业盛会。政策利好持续释放,技术创新不断突破,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产业发展图景。

  • 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本周科技产业亮点回顾

    过去一周(围绕5月8日至5月15日),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及半导体等领域涌现出多项重要进展和行业动态,政策层面也持续发力,共同勾勒出中国乃至全球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 一周科技与产业领域新闻综述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举行**: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亦庄开跑,20支人形机器人参赛队和9000余名人类跑者同时出发,展现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化潜力。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即将开幕**:4月23日至25日,成都工博会将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行,聚焦“创链新工业,共碳新未

  • 科技与产业一周要闻速递 (4月8日 - 4月15日)

    本周,科技与产业领域新闻热点频现,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均有重要进展和政策发布。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和市场潜力。同时,全球能源转型和数字化浪潮也在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

  • 从工业到生活:欧姆龙多场景数智低碳技术"电"亮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

    数智低碳转型已然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这一转型的核心基石,电子元器件正驱动能源、制造、交通等领域形成"能效提升-低碳减排-价值创造"的良性循环。继电器,智能,新能源汽车,EMS,

  • 共启锂电智造新纪元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智能制造的双重推动下,锂电池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万亿美元,中国以超40%的全球份额位居产业链核心地位。台达,控制,服务,

  • 在线研讨会丨工业联接,赋能锂电!

    3月28日下午14:00-16:00,魏德米勒资深锂电池行业应用发展管理专家陈祥斌先生将做客直播间为您深入讲解锂电池生产细分工艺段的供电、数据及信号处理解决方案;商业及家用储能的电源及信号连接处理解决方案。

  • 安川电机 案件聚焦——锂电池卷绕背后的秘密

    空旷的工厂为何突然响起警报?生产线戛然而止,究竟是何人所为?产品不合格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工厂停产损失的幕后,到底是管理缺失还是设备问题?让我们随着安川的技术人员,一起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案例分析这是一家锂电池的制造工厂。近几年,锂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电子设备,工业仪器,医疗仪器等领域都能

  • 在线研讨会丨工业联接,赋能锂电——魏德米勒在锂电行业成功应用

    随着汽车电动化以及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锂电池产能需求的迅猛扩张,越来越多的锂电装备企业开始与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从电气联接基础开始,寻求一条面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的未来道路。应用,电源,

  • 在线研讨会丨工业联接,赋能锂电

    随着汽车电动化以及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锂电池产能需求的迅猛扩张,越来越多的锂电装备企业开始与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从电气联接基础开始,寻求一条面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的未来道路。电源,

  • 在线研讨会丨工业联接,赋能锂电——魏德米勒在锂电行业的成功应用

    5月12日下午14:00-16:00,魏德米勒资深锂电池行业应用发展管理专家陈祥斌先生将做客直播间为您深入讲解锂电池生产细分工艺段的供电、数据及信号处理解决方案;商业及家用储能的电源及信号连接处理解决方案。智能化,

  • 在线研讨会丨工业联接,赋能锂电——魏德米勒在锂电行业的成功应用

    5月12日下午14:00-16:00,魏德米勒资深锂电池行业应用发展管理专家陈祥斌先生将做客直播间为您深入讲解锂电池生产细分工艺段的供电、数据及信号处理解决方案;商业及家用储能的电源及信号连接处理解决方案。智能化,

  • 在线研讨会丨工业联接,赋能锂电——魏德米勒在锂电行业的成功应用

    5月12日下午14:00-16:00,魏德米勒资深锂电池行业应用发展管理专家陈祥斌先生将做客直播间为您深入讲解锂电池生产细分工艺段的供电、数据及信号处理解决方案;商业及家用储能的电源及信号连接处理解决方案。智能化,

  • 展会预告 | 倍福助力锂电池产线柔性化与智能化发展

    如何使动力系统和动力电池的生产更加高效、更具可持续性,以及如何提高产能?作为基于 PC 和 EtherCAT 的自动化专家,倍福为实现动力电池的全自动生产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比如:基础材料的高精度切割和卷绕、电极的接触和组装,电池的串联以及全面的质量检验。锂电,智能化,展会,

  • 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产量已占全球总量的63.8%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大会上致辞时表示,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体系,未来将进一步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加快制定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

  • 工信部:累计建成1万多个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点,基本实现退役电池就近回收

    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技术标准,动力电池有关的性能水平,包括失控报警、安全防护、低温适应性等性能水平,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安心使用。同时,要加快电动化和智能网联技术的融合发展,开发更多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服务功能,持续提升驾乘体验感和现代感。

  • 欣旺达2021年动力电池业务营收仅29.33亿元 同比增长584.67%

    具体到欣旺达旗下各大业务分类,欣旺达的业务主要是消费电子类业务(包括手机数码类、笔记本电脑类和智能硬件类)和汽车及动力电池类业务组成。

  • LG新能源拟登陆资本市场 或刷新韩国最大IPO记录

    近日,全球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厂商之一LG新能源寻求进行规模达12.75万亿韩元(约合108亿美元)的IPO,估值预计可能达到80万亿韩元(约合678亿美元)。此次上市将会刷新韩国最大IPO记录。

  • 工信部要求提升电动车低温性能

    工信部近日组织新能源整车和动力电池等企业,召开电动汽车低温应对工作座谈会,针对今冬可能出现的极寒天气共同研究商讨对策,做好技术保障和工作预案准备,最大程度保障用户正常使用。

  • SK Innovation将剥离电池业务 计划已获股东批准

    日前,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SK Innovation表示,其股东批准了该公司将电池业务拆分为一家新公司的提议。

  • 亮相AHTE2021 博世力士乐自动化家族蓄势待发

    动力电池替代传统柴油发动机,电池走入汽车制造的关键领域,汽车制造工艺步入新阶段。新势力的发展加速了行业的趋势变化,汽车制造已经迈向更加高效、灵活的时代。同时,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已经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面向变化的市场需求,博世力士乐将在本次展会带来四大亮点产品与解决方案。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