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自动化要闻>莞企研发国产谐波减速器:“让更多的企业用得起机器人”

莞企研发国产谐波减速器:“让更多的企业用得起机器人”

发布时间:2016-10-25 来源:东莞时间网 类型:自动化要闻 人浏览
关键字:

机器人 注塑 减速器 3C电子

导  读:

目前,本润机器人已成功开发2、3、4、6轴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用多款谐波减速器,广泛应用于3C电子行业、注塑、五金工业制造等,主要用途为产品的零配件组装、检测、贴标包装及喷印、搬运上下料等。

现在,“机器换人”成了一个热门词。但是,要说起机器人身上的谐波减速器,可能大家就不太清楚了。简言之,谐波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的重要零部件,主要放置在机器人的小臂、腕部或手部。过去多年,这个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谐波减速器由于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一直占据机器人约三成的整体成本。这一现实也客观上推高了国内机器人应用的成本。

减速器 机器人 3C电子 注塑减速器 机器人 3C电子 注塑

在东莞,有一家企业名叫东莞市本润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本润机器人”),经过数年研发探索,率先实现了谐波减速器的国产化,降低企业购买工业机器人的费用。据本润机器人董事长阮景文介绍,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针对中小型机器人应用的国产谐波减速器,已于2016年春节前正式投入量产,与国外品牌同类产品相比,不仅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产品的稳定性也已逐渐获得市场认可。

研发低成本机器人

记者了解到,阮景文和熊家鹏是本润机器人的两名创始人。2006年,熊家鹏开始创业,从事自动化设备研发、制造与方案解决。

这一次转变,让熊家鹏在自动化的技术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也逐步引导他走向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领域。熊家鹏说,当时,他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给诺基亚项目做自动化配套设备及方案服务。

之后,看到传统订单减少,传统自动化的设备已经开始向机器人集成自动化转型,在这种发展趋势下,熊家鹏决心将公司转型升级进入彼时尚未完全兴起的工业机器人领域。而此时,阮景文也看到了机器人行业的广阔发展前景。

熊家鹏告诉记者,二人在一次聚餐上确定投入工业机器人领域,并以谐波减速器作为自主研发攻坚方向,希望能够生产出质美价廉的国产产品替代进口,让更多中国制造企业可以用更低成本用上工业机器人。

2013年,东莞市本润机器人开发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招募组成了十多人的研发生产团队,开始投入资金研发机器人,公司定位以机器人与谐波减速器为主要产品。

找到制约产品研发的关键突破口

在成立之初,本润机器人就将核心业务分为两块,一块是谐波减速器的国产化研发,另一块则是智能制造装备应用系统集成。

据悉,本润机器人研发的首台谐波减速器样机2013年做出来。熊家鹏说,当时,为了避免技术泄露,研发团队专门把样机的生产从车间搬到了员工宿舍,可出来的效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 无论是机器人的稳定性、精确度和使用寿命,都与他们所设想的相去甚远 ,一切只能推倒重来。

在此后的两年,本润机器人研发团队早已记不起经历了多少次样本推倒重来的失落,而且随着研发的深入,研发投入也迅速增加,企业初创时的资金早已用完,卖系统集成装备赚的钱也贴了进去。

不过,幸运的是,谐波减速器的研发在他们弹尽粮绝之前取得了突破。研发团队通过到国内外拜访请教机器人行业权威,同时结合企业智能装备应用的市场反馈,他们找到了制约产品研发的关键突破口,并在2015年顺利研发出首款可供量产的谐波减速器产品。

“让更多的企业用得起机器人”

目前,应用于机器人领域的减速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RV减速器,另一种是谐波减速器。在关节型机器人中,由于RV减速器具有更高的刚度和回转精度,一般将RV减速器放置在机座、大臂、肩部等重负载的位置,而将谐波减速器放置在小臂、腕部或手部。

熊家鹏表示,其实,谐波减速器科技含量很高,因而费用高昂。 比如,日本的厂商最少卖6000元一个,按照一台六轴机器人计算,就需要买6个,需要花费近3.6万元,这样机器人的成本就上来了。

“我们要让更多的企业用得起机器人。”熊家鹏说,本润机器人所研发的减速器目前主要用于六轴和六轴以下的中小型机器人,比较适合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玩具等行业。此前,这一领域的减速器市场主要被日本等国外品牌所占领。

据介绍,与进口的减速器相比,本润机器人所提供的减速器除了在价格上有20%-30%左右的优势,在减速器转速、运转稳定性、噪音控制及使用寿命上,也基本达到同行业标准。

事实上,机器人应用行业需求巨大。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对谐波减速器的新增需求量,依次将达到18.9亿元、23.7亿元、36.9亿元和46.2亿元。

记者了解到,2015年底,本润机器人的谐波减速器正式投放市场量产,由于适合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短平快实现短周期回本的机器换人需求,市场订货量增长很快,仅最近一个月就收到了数百台来自中山、东莞等地的订单。

目前,本润机器人已成功开发2、3、4、6轴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用多款谐波减速器,广泛应用于3C电子行业、注塑、五金工业制造等,主要用途为产品的零配件组装、检测、贴标包装及喷印、搬运上下料等。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ul2hjcjt8g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50多家惠企上演“车间革命”建设智慧工厂

下一篇:180亿收购罗克韦尔:这只是施耐德的生存策略?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机器人 注塑 减速器 3C电子
  • 一周工控与智能制造领域要闻回顾

    2025年6月4日至6日,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览面积突破10万平方米,汇聚全球1200余家顶尖企业,聚焦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能源转型等领域的最新技术与产品。机器人,

  • 【安川新品】GP215L & GP300 机器人——加强性能,智造未来

    安川推出了工业机器人新机型GP215L与GP300,以强化的性能与智能化技术,助力企业高效生产,智造未来!自动化,

  • 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初工业与科技一周热点聚焦

    本周,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能源转型及智能制造等领域迎来多项重要进展与热点事件,展览盛会、政策发布、技术突破与企业动态交织,共同绘制出产业蓬勃发展的画卷。机器人,

  • 2025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盛大开幕

    6月4日上午,由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与东浩兰生会展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华南工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华南工博会,融合深圳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元素,汇聚全球工业创新资源。机器人,自动化,智能,机器视觉,

  • 科德宝集团加码中国:恩福(中国)技术中心开幕,打造本土发展新引擎

    全球技术集团科德宝旗下的恩福(中国)于2025年5月29日举行技术中心暨无锡新厂房开幕仪式。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是科德宝集团深化本土发展、赋能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玮,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区长顾文浩,科德宝集团、NOK株式会社及恩福(中国)高管与合作伙伴

  • 本周工业及科技领域报道(2025.5.26-5.30)

    本周,全球工业及科技领域亮点纷呈,从前沿技术突破到行业政策发布,从市场数据变化到企业合作动态,共同描绘出一幅充满活力的产业图景。机器人,制造业,智能,机器视觉,

  • 华北工控EMB-3513边缘AI计算主板:AMR机器人集群协作的硬支撑

    华北工控以嵌入式力量助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聚焦需求旺盛的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市场,着力实现AI与边缘计算的融合应用,新推出的EMB-3513主板搭载恩智浦i.MX93/91处理器,支持边缘AI计算,接口丰富,可赋能AMR机器人的智能化控制与集群协作。

  • 2025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启幕在即

    作为链接全球智能制造资源的年度行业盛会,由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和东浩兰生会展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华南工博会”)将于6月4- 6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盛大开幕。机器人,展会,

  • 新型工业—转型升级的“金钥匙”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智能制造装备产量同比增长超过19%,重点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35%以上,机器设备联网率达到28%。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浙江的“新型工业”实践已成燎原之势。在浙江省首批“机器换人”示范企业“永高股份”的注塑生产车间,187台注塑机日夜不停地运转,但记者在现场却看不到一个成品管件,也看不到一条物

  • 显示无处不在,触控无所及

    2016深圳国际全触与显示展将在展品细分和定位上进行全面升级。展会将以触摸屏及显示技术为主体,同时结合各特色展区的模式,不断拓展行业外延。特色展区包括蓝宝石制造技术展区、金属手机外壳加工成型与纳米注塑展区、高功能材料展区等。

  • 显示无处不在,触控无所及

    2016深圳国际全触与显示展将在展品细分和定位上进行全面升级。展会将以触摸屏及显示技术为主体,同时结合各特色展区的模式,不断拓展行业外延。特色展区包括蓝宝石制造技术展区、金属手机外壳加工成型与纳米注塑展区、高功能材料展区等。

  • 宝钢自主研发“机械手”实现人机分离保安全

    高精准度的“机械手”完全取代了注塑人工操作,效率大幅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采用“机械手”后,操作人员从原先40人降低到20人;每班产量提升近19%;成品率基本达到98%;从本质化安全角度实现了人机分离,保障了员工安全。

  • 这家浙企靠 “机器换人” 80个工人年产值8亿元

    年产值8亿元,6000平方米的厂房,仅需要80个工人。这样的情景,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是不敢想象的。走进永高股份的注塑车间,187台全自动注塑机正在作业,偌大车间里,却只有不到5名工人在机器旁巡视。“机器换人”后,用工量减少75%,每年人力成本就减少了2500万元。

  • 安徽马鞍山27家企业开始 “机器换人”

    除了立白日化利用机器人搬运码垛, 马鞍山福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使用6台焊接机器人, 用于重型卡车车架零件的自动焊接; 安徽富优科技有限公司利用13台机械手, 用于生产精密塑料注塑模具; 马鞍山福亨汽车内饰有限公司拥有3台机器人设备, 用于内饰件成型和静电喷涂等等。马鞍山将进一步加强机器人生产企业与应用企业的

  • 品牌巨头青睐3D打印概念鞋 或将放弃中国制造?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各大运动鞋品牌均已尝试过3D打印运动鞋。其中耐克、阿迪达斯、NewBalance前年和去年就相继推出3D打印的概念鞋。通过3D打印制造的个性化鞋子正在价格上实现与传统大众产品的抗衡。传统上,一个鞋钉板往往需要大小不同的几个注塑模具,所有的花费高达数千美元。

  • KUKA 轻型机器人将注塑和增材制造结合起来

    KUKA LBR iiwa (智能工业机器助手),世界上第一个批量制造的敏感型工业轻型机器人,可以毫无隔离地与人互动。这种机器人将注塑与增材制造结合在一起。在对工位进行信息技术联网方面,阿博格主计算机系统 (ALS) 起着核心作用。

  • 新增精密行星减速器,世强先进联手中大力德提供动力传动与控制应用解决方案

    中大力德(002896)与世强先进(深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世强先进”)签署合作协议,授权世强先进代理其旗下驱动器、精密行星减速器、摆线针轮精密减速器、伺服减速电机、机器人结构本体等全线产品。

  • 新增精密行星减速器,世强先进联手中大力德提供动力传动与控制应用解决方案

    中大力德(002896)与世强先进(深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世强先进”)签署合作协议,授权世强先进代理其旗下驱动器、精密行星减速器、摆线针轮精密减速器、伺服减速电机、机器人结构本体等全线产品。

  • 发力小型减速机,日本电产挑战哈默纳科市场龙头地位

    近日,日媒体报道称,日本电机制造商电产Nidec(尼得科)2022年度内将把小型减速器的产能提高到现有的近3倍。为此电产将投资100亿日元在菲律宾工厂建设新厂房,以生产面向工业机器人使用的主要部件——小型减速器。

  • 绿的谐波登陆科创板 收盘价市值为70.96亿元

    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部件分别是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其中减速器是研发难度最大、成本比例最高的部件,功能类似人体的“运动关节”。绿的谐波核心产品是精密谐波减速器,其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为工业机器人。

  • 智能制造报告|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盘点

    按结构不同,工业机器人用精密减速器可以分为五类,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最主流的精密减速器。精密减速器按照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谐波齿轮减速器、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RV减速器、精密行星减速器和滤波齿轮减速器五类。

  • 中国成为国际减速机行业的主战场 年市场销售额将突破100亿

    据国家权威部门预测,2015年至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对减速器的新增需求量依次将达到23.6万套、29.6万套、36.9万套和46.2万套。此外,对于国内市场保有的工业机器人按一般使用寿命8~10年计算,未来国内对于精密减速器的市场需求将超过100万台,年市场销售额将突破100亿元以上。

  • 工信部发言 中国机器人需理性发展

    中国机器人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不少机器人企业小、散、弱,处在中低端;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一些关键零部件创新能力薄弱,低水平重复性建设存隐忧,亟待集中力量解决。

  • 陕西籍工业机器人“秦” 核心部件均由本土企业自主研发

    在不久前举办的航天科技助力陕西产业展览上,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自主核心机器人“秦”首次亮相,就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在业内人士看来,“秦”突破了机器人关键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瓶颈,交流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RV减速器等核心部件均由陕西本土企业自主研发,所以一个更为亲切的名字——“陕西籍”机器人就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